标签 宋 下的文章

京镗

概述

京镗[tāng](1138年—1200年),字仲远,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宋官员、词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登进士第,以敢言和能干受到孝宗赏识。淳熙十四年(1187),太上皇高宗驾崩,第二年孝宗派京镗为报谢使出使金国,金国招待饮宴上故意奏鼓乐,京镗提出因居国丧,要求免乐,言“头可取,而乐不可闻!”,其气节和胆色传为佳话。绍熙三年七月,泸州兵变,四川制置使京镗从潼川府调兵讨伐,吴挺趁机弹劾京镗擅自调兵,朝廷下令追查。后庆元二年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位极人臣。

其词作出众,著作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主要影响

在四川任上,京镗留下了许多写景抒情以及与友人唱和酬答之作。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反映巴蜀景物、乡土民风的作品。在京镗的词作中,有不少描写市井风情的篇什;其次是感慨言志、抒发情怀的作品。京镗在蜀地任职四年,从词作中可以看到思念江南故土的情怀。

作为一方重臣,京镗时常是“乐与民同”,他在当地的民情风俗之间融汇了满腔的热忱,在巴山蜀水之中寄寓了远大的志向。他的词作非常写实,描摹市景,直抒胸臆,酬唱应答,风格平朴,没有过多的修饰之词。

历史评价

宋孝宗:士大夫平居孰不以节义自许,有能临危不变如镗者乎?

南宋官员龚茂良:子庙廓器也。

南宋官员周必大:京镗奇节。

南宋官员王希吕:京镗蚤登儒级,两试令,有声。陛下求执法官,镗其人也。

《宋史》
①当是时,韩侂胄权势震天下,其亲幸者由禁从不一二岁至宰辅;而不附侂胄者,往往沉滞不偶。镗既得位,一变其素守,于国事谩无所可否,但奉行侂胄风旨而已。

②若林栗之有治才,善论事,高文虎之自负该洽,京镗之仗义秉礼,志信于敌国,抑岂无足称者。然栗以私忿诋名儒,不为清议所与,而文虎草伪学之诏,以是为非,以正为邪,变乱白黑,以欺当世,其人可知也。镗暮年得政,朋奸取容,既愧其初服矣,况伪学之目,识者以为镗实发之乎?士君子立身行事,一失其正,流而不知返,遂为千古之罪人,可不惧哉!可不惧哉!

主要作品

京镗著有《松坡集》7卷,今已散佚。京镗的传世作品以词为主,有《松坡居士乐府》一卷,辑入《全宋词》,收词43首。这些作品大多写于四川任上,由四川返回京都成为台阁重臣之后。

汉宫春(元宵十四夜作,是日立春)

京镗〔宋代〕

暖律初回。又烧灯市井,卖酒楼台。谁将星移万点,月满千街。轻车细马,隘通衢、蹴起香埃。今岁好,土牛作伴,挽留春色同来。

不是天公省事,要一时壮观,特地安排。何妨彩楼鼓吹,绮席尊罍。良宵胜景,语邦人、莫惜徘徊。休笑我,痴顽不去,年年烂醉金钗。

定风波(次韵)

京镗〔宋代〕

休卧元龙百尺楼。眼高照破古今愁。若不擎天为八柱,且学鸱夷,归泛五湖舟。

万里西南天一角,骑气乘风,也作等闲游。莫道玉关人老矣,壮志凌云,依旧不惊秋。

满江红(中秋前同二使者赏月)

京镗〔宋代〕

乘兴西来,问谁是、平生相识。算惟有、瑶台明月,照人如昔。万里清凉银世界,放教千丈冰轮出。便招邀、我辈上层楼,横孤笛。

阴晴事,人难必。欢乐处,天常惜。幸星稀河淡,云收风息。更著两贤陪胜赏,此身如与尘寰隔。笑谪仙、对影足成三,空孤寂。

水龙吟(寿王漕,是日冬至)

京镗〔宋代〕

夜来井络参躔,使星一点明如昼。谁将天上麒麟,钟作人间英秀。从橐仪刑,御屏名姓,暂烦衣绣。问西川父老,新来喜跃,缘何事、曾知否。

今代澄清妙手。为公家、忧心如疚。几年繁赋,一朝输代,恩民特厚。初度佳辰,恰逢长至,从来希有。但只将一部,欢声百万,与公为寿。

水调歌头(奉陪永康白使君游青城再次韵)

京镗〔宋代〕

雪岭倚空白,霜柏傲寒青。千岩万壑奇秀,禽鸟寂无声。好是群贤四集,同访宝仙九室,中有玉京城。眼底尘嚣远,胸次利名轻。

云山旁,烟水畔,肯渝盟。传呼休要喝道,方外恐猜惊。雅羡林泉胜概,倘遂田园归计,志愿足平生。此意只自解,聊复为君倾。

水调歌头(中秋)

京镗〔宋代〕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木兰花慢(重九)

京镗〔宋代〕

算秋来景物,皆胜赏、况重阳。正露冷欲霜,烟轻不雨,玉宇开张。蜀人从来好事,遇良辰、不肯负时光。药市家家帘幕,酒楼处处丝簧。

婆娑老子兴难忘。聊复与平章。也随分登高,茱萸缀席,菊蕊浮觞。明年未知谁健,笑杜陵、底事独凄凉。不道频开笑口,年年落帽何妨。

水调歌头(次永康白使君韵)

京镗〔宋代〕

与蜀有缘法,见我眼俱青。征车到处,弦管无限作离声。自笑四年留滞,漫说三边安静,分阃愧长城。一念天地阔,万事羽毛轻。

欲归去,诗入社,酒寻盟。骎骎双鬓,老矣只觉壮心惊。虽是东西惟命,已断行藏在己,何必问君平。举似铜梁守,怀抱好同倾。

雨中花(重阳)

京镗〔宋代〕

玉局祠前,铜壶阁畔,锦城药市争奇。正紫萸缀席,黄菊浮卮。巷陌联镳并辔,楼台吹竹弹丝。登高望远,一年好景,九日佳期。

自怜行客,犹对佳宾,留连岂是贪痴。谁会得、心驰北阙,兴寄东篱。惜别未催鹢首,追欢且醉蛾眉。明年此会,他乡今日,总是相思。

汉宫春(寿李都大)

京镗〔宋代〕

看透尘寰。更禅心似水,道力如山。前身青冥跨鹄,紫府乘鸾。世缘一念,便等闲、游戏人间。须信道,云霄步武,不应权牧西南。

此日重临初度,正绣衣辉映,彩服斓斑。人生显途易到,荣养难攀。一时庆事,问谁家、得似门阑。知未艾,百千寿算,慈闱长奉亲欢。

史料索引

《宋史·卷三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金人遣使来吊,镗为报谢使。金人故事,南使至汴京则赐宴。镗请免宴,郊劳使康元弼等不从,镗谓必不免宴,则请彻乐,遗之书曰:“镗闻邻丧者舂不相,里殡者不巷歌。今镗衔命而来,繄北朝之惠吊,是荷是谢。北朝勤其远而悯其劳,遣郊劳之使,蒇式宴之仪,德莫厚焉,外臣受赐,敢不重拜。若曰而必听乐,是于圣经为悖理,于臣节为悖义,岂惟贻本朝之羞,亦岂昭北朝之懿哉?”相持甚久。镗即馆,相礼者趣就席,镗曰:“若不彻乐,不敢即席。”金人迫之,镗弗为动,徐曰:“吾头可取,乐不可闻也。”乃帅其属出馆门,甲士露刃向镗,镗叱退之。金人知镗不可夺,驰白其主,主叹曰:“南朝直臣也。”特命免乐。自是恒去乐而后宴镗。孝宗闻之喜,谓辅臣曰:“士大夫平居孰不以节义自许,有能临危不变如镗者乎?”

使还,入见,上劳之曰:“卿能执礼为国家增气,朕将何以赏卿?”镗顿首曰:“北人畏陛下威德,非畏臣也。正使臣死于北庭,亦臣子之常分耳,敢言赏乎!”故事,使还当增秩。右相周必大言于上曰:“增秩常典尔,京镗奇节,今之毛遂也,惟陛下念之。”乃命镗权工部侍郎。

四川阙帅,以镗为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镗到官,首罢征敛,弛利以予民。泸州卒杀太守,镗擒而斩之,蜀以大治。召为刑部尚书。

宁宗即位,甚见尊礼,由政府累迁为左丞相。当是时,韩侂胄权势震天下,其亲幸者由禁从不一二岁至宰辅;而不附侂胄者,往往沉滞不偶。镗既得位,一变其素守,于国事谩无所可否,但奉行侂胄风旨而已。又荐引刘德秀排击善类,于是有伪学之禁。

后宦者王德谦除节度使,镗乃请裂其麻,上曰:“除德谦一人而止可乎?”镗曰:“此门不可启。节钺不已,必及三孤;三孤不已,必及三公。愿陛下以真宗不予刘承规为法,以大观、宣、政间童贯等冒节钺为戒。”上于是谪德谦而黜词臣吴宗旦,或曰,亦侂胄意也。

居无何,以年老请免相,薨,赠太保,谥文忠。后以监察御史倪千里言,改谥庄定。

陈恕

概述

陈恕(约945年—1004年),字仲言,南昌洪州(今江西南昌)人,北宋官员。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授澧州通判。入京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淳化五年(994年)任盐铁使。为官清廉、公正,处事严明,在整顿赋税方面颇有作为,深得太宗赏识,曾赐字“真盐铁陈恕”,故后世对陈恕有“盐铁判官”一称。至道三年(997年),真宗即位,改任户部侍郎。至道四年(998年),为转运使。咸平三年(1003年)六月,推荐寇准为三司使,病重时要求“丧事从简,子孙不准恃恩骄纵”。卒赠吏部尚书。《宋史》评价颇高:“取士得王曾,举代得寇准,可谓知人之明,且他善理财,精吏治,亦颂他能吏之首”。

人际关系

孙辈: 陈世懦、 陈世昌、 陈世修、 陈世儒
祖父/外祖父: 陈嵩
子女陈执中、 陈执古、 陈淳、 陈执方、 陈执礼
伴侣: 李氏、 王氏
父母: 孙氏、 陈光嗣

主要影响

废除营田
陈恕为河北东路招置营田使期间,太宗召见陈恕问起农耕与兵戍之事,如何安排处置,陈恕说:“自古以来兵出于民, 没有敌侵,农民从事耕种,如遇敌人侵犯可以拿起武器参加战斗。现在的兵员大都是招募而来,薪饷费用要县一级负贵,他们只能在冬闲戌守边疆,农忙时要在营田里耕种,万一敌人随时都有侵犯的可能,这如何对付呢?到头来不是悔之不及吗?”太宗叫他放心去做,他会考虑一下。陈恕去后不久,太宗果然下了改革兵制和停止营田事宜的诏书。

茶法改革
宋太宗想解决茶法的弊端,命陈恕主持茶法改革,陈恕先召集了不同意见的官员共同参与讨论,还采取听证会形式,听取茶商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由陈恕归纳总结三种可能:第一策政府取利太多,不利于商人;下策于茶农不利,不可取;只有中策公私兼顾,“可以经久”。为此,陈恕形成了方案,并报告了宋太宗,太宗对这个方案很满意。茶法改革,解决了茶叶流通领域长此以来的积压损益问题,使得政府税收总量上升,商户有价格调整和利润空间,茶农的茶叶不会窝在自己手里卖不出去,市场价格合适,消费者饮茶量也上升,产生了多赢的社会效应。

选士最精
陈恕视野独到,为朝廷选官慧眼独具。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陈恕以吏部侍郎“知贡举”,即主掌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只录得奏名进士王曾以下38人,人数之少在当时很罕见。只是前一届427人的9%,也只相当于后一届的393人的9.7%,他这种一反常规严格录用优秀人才的做法颇受争议,事实证明陈恕的选才品质,这38人当中成为宰相的有3人,参知政事1人,有近四分之一成为后世的官僚精英。当时官员评价他“选士最精”。陈恕说:“我选拔出王曾,此人旷世奇才,我也不愧对知人的褒扬。”历史证明他推选的王曾确有政绩。

主废佛教
陈恕对佛教非常厌恶,多次向朝廷建议灭佛教,毁经院,宋真宗说:“儒、释、道三教,各有可取之处,前代毁谤佛教的言论也不少了,对此只要存而不论就可以了。”陈恕这才罢休废除佛教这件事。

历史评价

宋太宗赵光义:真盐铁陈恕。(《宋史》引)

宋神宗赵顼:如陈恕堪执政,以其晓财利。(《永乐大典》引)

张咏:公精于吏理,深刻少恩,性公直,人不敢干以私。颇猎史传,多识典故。前后掌利柄十馀年,强力干事,胥吏畏服,有称职之誉。善谈论,听者忘倦。(《乖崖语录》)

王曾:尚书左丞陈公恕峭直自公,性靡阿顺。(《王文正公笔录》)

包拯:祖宗以来,当帑廪丰盈、用度充足之际,尚乃慎选计臣如陈恕、魏羽等辈用之,其馀亦尽一时之选。(《包孝肃奏议集》)

李畋:参政陈恕亡矣!斯人难得!唯公唯正,为国家敛怨于身。斯人难得!(《乖崖语录》引)

吕诲:朝廷常选健吏,精于理财者,为三司官。如陈恕、林特、李参之类,皆称职有名者也。(《论钱谷宜归一疏》)

司马光:先朝陈恕领三司十余年,至今称能治财赋者,以恕为首。(《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张方平:烈考韩国公恕,以器望忠力参知政事,太宗、真宗时为任职旧臣,总邦计十馀年,典刑在朝,功利在民。逮今计府,凡财策利权,率循陈侯故事。(《乐全集》)

魏泰:①首尾十八年,精于吏事,朝廷藉其才。(《东轩笔录》)②世言三司使之才,以陈公为称首。(《东轩笔录》)

宋高宗赵构:祖宗时,三司使如陈恕最为久任,号称职。(《宋史全文》引)

王铚:陈恕长于心计,为盐铁使,厘宿弊,大兴利益,太宗深器之。(《国老谈苑》)

刘荀:本朝陈晋公,号善理财。(《明本释》)

朱熹:恕精于吏道,性公直。(《五朝名臣言行录》)

李心传:陈恕在三司亦十余年,此祖宗用人之法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林駧:后之论者以陈晋公为爱君,以丁谓为媚上,则知钱谷之数不可不上也,亦不可苟上也。(《古今源流至论》)

吕中:总使三司得如陈晋公之通晓,则合而南一可也。(《大事记讲义》)

王称:历官州郡,以吏干闻。(《东都事略》)

脱脱、阿鲁图等:①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宋史》)②恕颇涉史传,多识典故,精于吏理,深刻少恩,人不敢干以私。前后掌利柄十余年,强力干事,胥吏畏服,有称职之誉。善谈论,听者忘倦。素不喜释氏,尝请废译经院,辞甚激切。(《宋史》)③ 恕性吝。(《宋史》)④恕为宋人能吏之首,庶足称矣。(《宋史》)

明宣宗朱瞻基:宋陈恕为三司使,稍增茶课,取利当时。(《明宣宗宝训》引)

李贽:恕前后掌利柄十馀年,强力干事,胥吏畏服。(《藏书》)

喻均、刘元卿:公性刚介,持法深刻,人不敢干以私。(《江右名贤编》)

郭正域:闻之赵韩王之补牍,陈晋公之执奏,李文靖之焚诏,即皆非乎?(《罪惟录》引)

余文龙、谢诏等:石城有陈晋公恕、陈岐公执中,皆表表有名,公卿大夫也。(《天启赣州府志》)

李世熊:史犹以为精利所致,况其他乎?必不得已。如张咏、陈恕、赵开、周忱均节盈虚焉,可也。(《钱神志》)

黄宗羲:昔尝闻刘晏、陈恕、杜镐辈,曾以重臣领钱使,彼所谓心计臣,能以利权通造化,学士家故弃置不道,乃今知其裨于寔用也。令今得数子者为度支使,何忧钱法哉?至于足国裕民,尚有至计,则庙堂之上在,而何以佐末议焉?(《明文海》)

陈宏谋:观其历仕,除簿书之奸弊,论兵农之相资。虽有心计,而茶法惟取中等,同民利也。虽司府库,而奉诏不言充实,沃君心也,举荐皆一代之名贤,兴革为三司之法式,有体有用,宜古宜今,非为吏而兼读书,焉能如此?(《五种遗规》)

籍贯争议

关于陈恕的籍贯何地,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二是虔州石城(今江西石城)。

南昌说
主张陈恕是洪州南昌人的以《宋史》影响最大。《宋史·陈恕传》载:“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其次,《钦定续通志》中《陈恕传》记载,咸平五年(1002年)的科举考试曾经发生南北争议事件,作为当年的知贡举陈恕曾经这么说:“恕自以洪州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再次,《王文公集》中也有类似记载:“陈氏,汉太丘长讳寔之后,故其望在颍川,而世居洪州南昌县,当唐末五代之乱无仕者”。而近代研究陈恕的人并不很多,但在谈及陈恕时,均以《宋史》为纲,认为他是洪州南昌人。其中以陕西师范大学张小平硕士学位论文《陈恕年谱》为代表。他在《陈恕年谱·家世》写道:“陈恕是否源出陈寔,因无更多资料,加之年代久远,实不可考,今不取,而为“南昌人”当无疑义。”

石城说
主张称陈恕是石城人的以《嘉靖赣州府志》为代表。在石城县志中记载陈恕为石城县人,且谓之为石城第一个进士。《嘉靖赣州府志》卷十石城县中提到:“宋,陈恕,太宗时为三司判官,领盐铁使。”石城历代所修县志及宁都直隶州志并其它有关资料,陈恕及其子陈执中、陈执古、陈执方、陈执礼均载为石城人。历代地方志均载有陈恕即其子的详细传文,并曾考定,陈恕自曾祖父起即居石城,到陈恕已四代。曾祖父原生陈嵩、陈禅、陈胜三子,陈嵩生光嗣、光晟,光嗣生恕。陈恕起初为县小吏,中进士后为大理评事、通判洪州,时陈恕父率全家迁居洪州,陈恕便以乡里辞,改为通判澧州。陈恕曾祖父葬于石城迎恩石下。石城乡贤祠从宋至清时五百多年一直祀陈恕、陈敏、温革、温勋四大乡贤。又据《夷坚志》载,石城永福寺对面有陈执中祖墓。后世造鱼鳞造时,该处田亩称为“相公田”。

宋史文载

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少为县吏,折节读书。江南平,礼部侍郎王明知洪州,恕以儒服见,明与语,大奇之,因资送令预计偕。太平兴国二年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洪州,恕以乡里辞。改澧州。澧自唐季为节镇兼领,吏多缘簿书干没为奸。恕尽擿发其弊,郡中称为强明,以吏干闻。

召入,为右赞善大夫,同判三司勾院,迁左拾遗,充度支判官。与判使王仁赡廷争本司事,仁赡屈伏,坐贬秩;擢[zhuó]恕为度支员外郎,仍旧职。

再迁工部郎中、知大名府。时契丹内寇,受诏增浚城隍,其器用取于民者不时集,恕立擒府中大豪一人,会将吏将斩之。宗族号诉,宾佐竞前请救,大豪叩头流血,请翌日集事,违期甘死。恕令械之以徇,民皆恐栗,无敢后期者,数日功就。

会契丹引去,召入为户部郎中、户部副使,迁右谏议大夫、知澶州。驿召为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太宗谕以农战之旨,恕对曰:“古者兵出于民,无寇则耕,寇至则战。今之戎士皆以募致,衣食仰给县官,若使之冬持兵御寇,春执耒服田,万一生变,悔无及矣。”太宗曰:“卿第行,朕思之。”恕行数日,果有诏,止令修完城堡、通导沟渎而已,营田之议遂寝。俄知代州,入判吏部选事,拜盐铁使。恕有心计,厘去宿弊,太宗深器之,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

迁给事中、参知政事。数月,太宗言及户部使樊知古所部不治。恕与知古联事,情好款洽,密以语之,欲知古修举其职。知古诉于太宗,太宗怒恕泄禁中语,罢守本官。旋出知江陵府,大发群吏奸脏,坐徒、流、停、废者甚众,郡内惕息。

淳化四年,太宗从魏羽、段惟一之请,分三司为十道,置左右计使,以魏羽、董俨分主之;召恕为工部侍郎,充总计使,判左右计事。左右计使分判十道事,凡议论、计度并令恕等参预。恕以官司分隶,政令互出,难以经久,极言其非使。岁余,果罢,复以恕为盐铁使。

时太宗留意金谷,召三司吏李溥等二十七人对于崇政殿,询以计司利害。溥等言条目烦多,不可以口占,愿给笔札以对。太宗遣中黄门送诣相府,限五日悉条上之。溥等共上七十一事,诏以四十四事付有司行之,其十九事下恕等议可否。遣知杂御史张秉、中使张崇贵监议,令中书籍其事,专检举之,无致废格。赐溥等白金缗钱,悉补侍禁、殿直,领其职。太宗谓宰相曰:“溥等条奏事颇有所长。朕尝语恕等,若文章稽古,此辈固不可望;若钱谷利病,颇自幼至长寝处其中,必周知根本。卿等但假以颜色,引令剖陈,必有所益。恕等刚强,终不肯降意询问。”吕端对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寇准曰:“夫子入太庙,每事问,乃以贵下贱,先有司之义。”

后数日,太宗又曰:“国家岁入财数倍于唐。唐中叶以降,藩镇擅命,征赋多不入公家,下陵上替,经制隳[huī]坏。若前代为得,即已致太平,岂复烦朕心虑也。”因召恕等责以职事旷废。恕等对曰:“今土宇至广,庶务至繁,国用军须,所费浩瀚,又遇诸州凡有灾沴[lì],必尽蠲[juān]其租。臣等每举榷利,朝廷必以侵民为虑,皆尼而不行。纵使耿受昌、桑弘羊复生,亦所不逮。臣等驽力,惟尽心簿领,终不足上裨圣治。”太宗曰:“卿等清而不通,专守绳墨,终不能为国家度长絜大,剖烦析滞。只如京城仓库,主吏当改职者,簿领中壹处节目未备,即至十年五年不决,以致贫无资给,转徙沟壑。此卿等之过,岂不伤和气哉?”恕等顿首谢。五年,赐三司钱百万,募吏有能言本司不便者,令恕等量事大小,以钱赏之,钱尽更给。

至道二年,欲并三司,命官总判。其勾院、磨勘、理欠、凭由、支收、行帐、提点等司,令恕条列其事以闻。恕奏曰:“伏以封域浸广,财谷繁多,三司之中,簿牒填委,朝廷设法,督责尤严,官吏救过不暇。若为三部各设主司,择才非难,办事亦易。事办过鲜,不挠上心,此亦一时之良策也。其勾院、磨勘两司,出于旧制,关防之要,莫加于此。理欠、凭由二司,虽非旧设,自理欠失序,凭由散落,故设二司专令典掌。纲目咸具,制置有伦,逋[bū]欠无失理之名,凭由鲜流散之弊,实亦要切,不可废除。若两司并委一官,方及判官一员之事。其主辖支收司,先因从京支度财货,转输外地,此除彼附,照验稽滞,若京城得贤主史,使居此司,专行检辖,凡支拨官物,便给除破文凭,却于所司置簿记录,催到收附文记,即乃勾销簿书取捷之门,亦为允当。其行帐司近日权置,了绝旧帐,帐目告尽,司额自除。提点司是中旨特置,提振三司废怠之事,固非有司敢得拟议也。”诏三司都凭由、理欠司宜令为一处,命官兼判。应诸道逋负官物,令三司逐部理约,理欠司但总其所逋之数纠督之。余悉从恕奏。

恕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各条利害,恕阅之第为三等,语副使宋大初曰:“吾观下等固灭裂无取。上等取利太深,此可行于商贾,不可行于朝廷。惟中等公私皆济,吾裁损之,可以经久。”于是始为三法行之,货财流通。

峡路诸州,承孟氏旧政,赋税轻重不均,阆州税钱千八百为一绢,果州六百为一绢。民前后击登闻鼓陈诉,历二十年,诏下本道官吏,因循不理。转运副使张晔年少气锐,会受诏按覆,即便宜行之。恕奏晔擅改法,计果州一岁亏上供绢万余,晔坐削一任免。

恕每便殿奏事,太宗或未深察,必形诮让。恕敛板踧缩,退至殿壁负立,若无所容。俟意稍解复进,悫执前奏,终不改易,如是或至三四。太宗以其忠,多从之。迁礼部侍郎。真宗即位,加户部,命条具中外钱谷以闻。恕久不进,屡趣之,恕曰:“陛下富于春秋,若知府库充实,恐生侈心,臣是以不敢进。”真宗嘉之。

咸平二年,帝北巡,充行在转运使。俄以母老求解,拜吏部侍郎,知通进银台封驳司、审官院。上言:“封驳之任,实给事中之职,隶于左曹。虽别建官局,不可失其故号。请以门下封驳事隶银台司。”从之。五年,知贡举。恕自以洪人避嫌,凡江南贡士悉被黜退。又援贡举非其人之条,故所取甚少,而所取以王曾为首,及廷试糊名考校,曾复得甲科,时议称之。恕每自叹曰:“吾得曾,名世才也,不愧于知人矣。”

恕事母孝,母亡,哀慕过甚,不食荤茹,遂至羸瘠。起复视事,迁尚书左丞、权知开封府。恕已病,犹勉强亲职,数月增剧,表求馆殿之职,获奉以济其贫。真宗曰:“卿求一人可代者,听卿去。”是时寇准罢枢密使,恕即荐以自代,遂以准为三司使,恕为集贤学士、判院事。准即检寻恕前后改革兴立之事,类以为册,及以所出榜,别用新板,躬至恕第请判押。恕亦不让,一一押之,自是计使无不循其旧贵。至李谘为三司使,始改茶法,恕之规模渐革矣。

帝重恕,诏太医诊疗。百日,有司请停奉,不许,未几,卒,年五十九。恕将卒,口占遗奏及约束后事,送终之具,无不周悉。真宗悼惜,废朝,赠吏部尚书。录其子执中为太常寺太祝,执古为奉礼郎。

恕颇涉史传,多识典故,精于吏理,深刻少恩,人不敢干以私。前后掌利柄十余年,强力干事,胥吏畏服,有称职之誉。善谈论,听者忘倦。素不喜释氏,尝请废译经院,辞甚激切。真宗曰:“三教之兴,其来已久,前代毁之者多矣,但存而不论可也。”

恕性吝,怒子淳私用钱。及寝疾,上言淳不率教导,多与非类游,常习武艺,愿出为外州军校。真宗曰:“戎校管镇兵,非丞郎家子弟所莅也。”以为滁州司马。恕卒,召复旧官,后竟以贿败。执中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别有传;执古至虞部员外郎;执方、执礼,并太子中舍。

晏几道

概述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村人。晏殊之子。宋代词人。

晏几道出身名门,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诗词天赋,14岁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凭借《鹧鸪天》名扬天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17岁的晏几道结束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治罪,晏几道因此受到牵连,被送进牢狱,后得以释放。晏几道和在京城等待新官职的黄庭坚走得很近。后晏几道决心远离官场,寄情于诗词创作。至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晏几道在寂寞困顿中逝世。

晏几道存世的词集《小山词》260首词作中,长调仅有3首,其余全为小令。晏几道的诗词所表达的寓意深远,为宋代最浪漫的词作。晏几道是北宋词坛写小令“第一人”,正是因为其创作,小令才能成为日后流行的词调体式之一。在李商隐、李煜、黄庭坚等一众曾借梦抒情的文人中,晏几道堪称其中的高手。晏几道以梦写情的创作手法,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个人成就

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作品风格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晏几道的词经常都是多愁善感。可能与他晚年家道中落有关,他在《小山词自序》中回忆说:“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全宋词》存录有二百六十余首。

轶事典故

大观元年(1107年),权倾天下的奸相蔡京在重九、冬至日,几次派人请晏几道写词。晏几道无奈之下,写了两首《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竟然没有一句言及蔡京。一个绝佳的拍高官马屁以求升官的机会就这样流逝了。不识时务的晏几道终其一生,也仅做到通判这类小官。

人物评价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等小吏。

名人点评

黄庭坚《小山词序》: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晏氏父子仍步温、韦,晏几道精力尤胜。

陈廷焯《词坛丛话》:北宋之晏叔原,南宋之刘改之,一以韵胜,一以气胜,别于清真、白石外,自成大家。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彼丹阳、归愚之相承,固琐琐不足数尔。

夏敬观《吷庵词评》:晏氏父子,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盖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山谷谓为“狎邪之大雅,豪上之鼓吹”,未足以尽之也。

又:殊父子词,语浅意深,有回肠荡气之妙;晏几道殆过其父。

王灼《碧鸡漫志》:叔原词,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其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毛晋汲古阁本《小山词跋》:诸名胜词集,删选相半,独《小山集》直逼花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

刘熙载《艺概》:叔原贵异,方回赡逸,耆卿细贴,少游清远,四家词趣各别,惟尚婉则同耳。
陈匪石《声执》:至於北宋小令,近承五季。慢词蕃衍,其风始微。晏殊、欧阳修、张先,固雅负盛名,而砥柱中流,断非晏几道莫属。

又:珠玉、小山、子野、屯田、东山、淮海、清真,其词皆神于炼。不似南宋 名家,针线之迹未灭尽也。

吴世昌《词林新话》:《小山词》比当时其它词集,令读者有出类拔萃之感。它的文体清丽宛转如转明珠于玉盘,而明白晓畅,使两宋作家无人能继。

又:静安以宋词比唐诗,曰:“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云。则静安于叔原词所知犹为皮相也。又日:“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以小山不足比淮海,静安非知小山者。

郑骞《成府谈词》:小山词境,清新凄婉,高华绮丽之外表,不能掩其苍凉寂寞之内心,伤感文学,此为上品。《人间词话》云:“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是犹以寻常贵公子目小山矣。

又:小山词伤感中见豪迈,凄凉中有温暖,与少游之凄厉幽远异趣,小山多写高堂华烛、酒阑人散之空虚,淮海则多写登山临水、栖迟零落之苦闷。二人性情家世环境遭遇不同,故词境亦异,其为自写伤心则一也。

作品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宋代〕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蘋 通:苹)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宋代〕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长相思·长相思

晏几道〔宋代〕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清平乐·留人不住

晏几道〔宋代〕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晏几道〔宋代〕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宋代〕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晏几道〔宋代〕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宋代〕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晏几道〔宋代〕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晏几道〔宋代〕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殊

概述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西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人,北宋前期政治家、婉约派词人,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是词人晏几道父亲,世称晏殊为大晏,晏几道为小晏。

晏殊自幼能作文章。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累迁至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学,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其后仍被召回朝中,历任御史中丞、三司使、参知政事等职。仁宗亲政后,愈发受到重用,于庆历二年(1042年)自知枢密院事进官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正式拜相。两年后因事罢相,带工部尚书衔出知颍州,移知陈州、许州、永兴军、河南府等地,累封临淄公。至和元年(1054年),晏殊因病自请入朝,翌年(1055年)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邀请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晏)殊始”。晏殊工诗善文,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平生所作诗文据传逾万篇,今仅存《元献遗文》《珠玉词》;又编类书《类要》,存宋以前古书极其丰富。

家族

关系姓名及生卒年简介
高祖父 晏墉(835-891) 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进士,官终江南西道观察判院,并定居高安。
高祖母 王氏(839-895) 生平不详。
曾祖父 晏延昌(861-926) 举家徙居临川。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曾祖母 张氏(861-930) 后赠陈国太夫人。
祖父 晏郜(891-971) 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英国公。
祖母 傅氏(894-963) 后赠许国太夫人。
父亲 晏固(944-1013) 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秦国公
母亲 吴氏(946-?) 封唐国太夫人。
兄长 晏融 宋仁宗时曾任殿中丞。死后赠金紫光禄大夫。
弟弟 晏颖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赐进士出身,早逝。
元配 李氏 工部侍郎李虚己之女。或早逝。
继室 孟氏
王氏
屯田员外郎孟虚舟之女,封钜鹿郡夫人。
建雄节度使王超之女,封荣国夫人。
长子 晏居厚 官至大理评事,早逝。
次子 晏承裕 一作晏成裕,曾任尚书屯田员外郎。
三子 晏宣礼 曾任赞善大夫。
四子 晏崇让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及第。宋哲宗时累官知颖州。被认为是晏殊诸子中唯一“能守其家者”。
五子 晏明远 曾任大理评事。
六子 晏祗德 曾任大理评事。
七子 晏几道(1038-1110) 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与晏殊并称“二晏”。曾任开封府判官等职。
八子 晏传正 一说为晏殊第九子。曾任太常寺太祝。
长女 晏氏(?-1087) 嫁同平章事富弼,封周国夫人。
次女 晏氏 嫁三司使杨察。

著作

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多佚散,现存《珠玉词》一卷传于世。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

晏殊的词在北宋时期被认为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其词工于造语,多是会友宴游之作,多以男欢女悦、别绪离情为内容,风格闲雅清婉,词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其词集《珠玉词》共有120多首词。

晏殊的作品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清平乐》)、“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木兰花》)、“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诉衷情》)等等,不可胜数。

影响

晏殊自少好学,能诗善词,晚年仍孜孜学习,不知疲倦,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而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冯煦《蒿庵论词》称之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与欧阳修共“开江西一派”。
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认为,晏殊在词史中地位主要是承先启后,以名公巨卿的身份和大量的优秀词作带动了词坛的繁荣,即“临川(晏殊)珠玉继阳春,更拓词中意境新”。

一方面,晏殊词大多为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晏词有的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多有清新之辞、娴雅之气。其词还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人生体悟,具有士大夫的气质,可谓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过渡者。晏殊也是北宋专攻令词并以此名世的第一人。

另一方面,晏殊词风格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婉转和谐。他善于捕捉瞬间情景,即景传情,构造缠绵悱恻的情词,多有继承南唐的风格和形式,尤其受到冯延巳词风影响较大,学习冯词的明丽与疏朗,脱去了花间派的脂粉气,多所创新。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属于“第一境界”。

  • 诗文

晏殊的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为天下所宗”;他还创作了上万首“闲雅有情思”的诗歌,其诗则有闲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绪。宋祁《笔记》载:“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者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

评价

曾致尧:“晏奉礼他日贵甚,但老夫不及见子为相耳。”

欧阳修
①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自始至卒,五十余年。
②自少笃学,至其病亟,犹手不释卷。……其为政敏,而务以简便其民。其于家严,子弟之见有时,事寡姊孝谨,未尝为子弟求恩泽。

刘挚:“我仁祖之初,亦以盛年嗣服,用李维、晏殊为侍读,冯元、孙奭为侍讲。惟兹数人,皆名儒宿德,极天下之选。”

脱脱、阿鲁图《宋史》
①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②殊、籍、随、得象皆起孤生,致位宰相。籍通晓法令,随练习民事,皆能用其所长。然籍终至绌免,随数遭谴斥,何其才之难得也。得象浑厚有容,殊喜荐拔人物,乐善不倦,方之诸人,殊其最优乎!

赏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代: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代: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代: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喜迁莺·花不尽

宋代: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

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

巨然

概述

巨然,生卒年不详,五代至北宋初画家,开元寺僧人。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一说江宁(江苏南京)人。早年在江宁(今南京)开元寺出家,南唐灭亡后,随后主李煜降宋后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居于开宝寺。

艺术风格

淳化(990-995年)年间,他在学士院北壁画烟岚晓景,受到士大夫称许。巨然的山水画构成,虽出自董源,但自成一格。现存的画多为竖式构图。表现内容与董源之作大体相近,但加入了一些北方山水画的构图,而且笔墨趋于粗放,一般没有云雾迷濛之景。米芾评他“少年时多作矾头,老年平淡趣高”,可见他的画风不断地随着年岁演变。传世《萧翼赚兰亭图》、《层岩丛树图》和《秋山问道图》等画作,目前为国立故宫博物院收藏。

巨然在北宋期间,为谋求在北方的艺术地位,不得不效法李成之作,如仿李成的寒林山水,在构图和笔法上都略异于董源,但意趣仍是江南画。巨然的画艺远不及董源广博,专以山水为长。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林麓间点缀卵石,玲珑剔透,清晰润泽,仿佛刚被水冲刷过一般。他的画风对后世江南山水派很有贡献,是一位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后人把他与董源并称“董巨”,为五代、宋初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个人作品

《层岩丛树图》
《层岩丛树图》
巨然《层岩丛树图》台北故宫藏

画中山峦间弥漫着些许水气,一条曲折的小径幽寂的穿梭于山林之间,路上没有任何活动,连立于一侧的树木也不见特别的姿势。左侧高山堆积的秩序井然。山顶上有一粒粒堆置起来的小卵石,山体则布满了和缓迤长的线条,像是大雨打在山顶上,雨水顺着山坡刷洗所形成的自然景观。作者用独特的画法表现出一种秀逸、静寂、朦胧的美,这是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作。

《层岩丛树图》很好的体现了巨然的点墨形式,主要表现“点苔”、“点叶”两个方面。作者在淡墨的基础上,有意识无意识地点缀大小不一、浓淡疏密有间的苔点,既洒脱不拘又极富韵律感。点叶不为树的具体枝叶所累,点按自如,突破了前人的画法。山间的丛树用稍浓的墨勾出枝干的轮廓,树叶则以浓淡不同的墨点簇而成。图下部的山坡均用淡墨皴出。有些墨点虽远离树枝本身,但总体井然。在整个画面上,重笔浓墨与染晕浅墨形成对比,描绘出烟岚气象。此画又采用了披麻皴这种技法创作,表现出江南土山的平缓细密。除林麓间、峰峦上有俗称为“矾头”的群石之外,山石多以这种技法细腻描绘,笔笔沉着而带润泽之意,皴笔的疏密、浓淡也很好地表现出山峦的明暗。

《萧翼赚兰亭图》
《萧翼赚兰亭图》
巨然《萧翼赚兰亭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无款,《石渠宝笈初编》定为宋人画。绘唐太宗遣萧翼赚兰亭序真迹的故事。画上端山峦起伏,群峰缭绕而多变化,山麓林木间多矾头卵石,露出宅院屋宇,前临溪水板桥,山峦坡岸以短笔披麻皴画成,图中皴擦点染诸法兼备,笔墨细腻富有层次,皴法古茂,点苔高古。此画原定为宋人画萧翼赚兰亭,后台北院方考出张丑《清河书画舫》载有此图,定为巨然,故改之。而此幅佳作,信为巨然传派所作。

明代张丑曾叙及此画:“丙子阳月望前二月,作同朝延世兄访吴能远氏,话间承示宋裱居然绢本《萧翼赚兰亭图》立轴,上有‘宣文阁印’、‘绍兴’小玺,纪察司引,其画山水林木,满幅皆用山水墨兼行法,止人物屋宇稍微设色,笔法奇古,渐开元人门户,故是甲观。”。

《万壑松风图》
《万壑松风图》
巨然《万壑松风图》绢本水墨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图纵:200.7厘米,横:70.5厘米

图中烟岚松涛,山中层岩丛树,山顶矾头重叠,深谷里瀑泉奔涌,溪畔浓荫森森,并架一木桥。沿着曲折的山脊,是一片片浓密的松 林,“丰”字形的松树随风摇曳,百姿千态,栩栩如生。沟壑里聚起团团云雾,缓缓地向上升腾。山脚下的林木中坐落着数间茅屋,其中一榭依石临水,有白衣人坐其中。此乃世外桃源里之人间烟火。从白衣人的房后望去,蜿蜒山路沿谷涧上去。在两山之间、谷涧之上,有一巨大的楼阁,且又有山楼水榭、远寺长桥,掩映在万松山壑间。

《万壑松风图》采用全景式构图,坡石用淡墨作长披麻皴,再以焦墨、破笔点苔,有沉郁清壮之韵。全图的笔墨沉厚浑朴而不失腴润秀雅,天趣盎然,它是山水画发展演变的标志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