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八大山人纪念馆 下的文章

八大山人纪念馆

概述

江西南昌,文脉悠长,青云谱区的名字尤为特别。区内三湖三河交错环绕,梅湖中一座小岛上,藏着“青云谱”这个名字的由来,也藏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这是众多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古代画家专题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占地约46亩,隶属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集普及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文化服务于一体。全馆以青云谱古建、真迹馆、艺术研究中心和彭友善美术馆而组成,四面环水,形似“八大”笔下游鱼,与梅湖浑然一体,水陆相生。

八大山人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八大山人作品重要的收藏研究、展示宣传机构。 八大山人纪念馆先后荣获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优秀社科普及宣传基地、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江西省文明单位、第十一届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先后推出的《回望传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荣获“国家文物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展览”;《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荣获“全省博物馆(2020年度)陈列展览精品展”;《彭友善和他的时代——彭友善110周年研究展》荣获“全省(2021-2022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馆藏墨荷图轴、个山小像入选为江西文物瑰宝以及入选为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举办“八大山人美育课程”、“八大馆里过佳节”、“小松果志愿服务团”等社会教育品牌活动,荣获第一、二、三批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称号。

八大山人纪念馆,原青云谱道观(青云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梅湖景区(青云谱路259号),是一处纪念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博物馆。青云谱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道院,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八大山人曾隐居于此。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相传二千五百余年前,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在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不满王莽篡权,弃官修道于此而成仙,后人在此建“梅仙祠”以纪念。

东晋年间豫章道士许逊治水至此,始倡道教净明派,并建“太极观”。王羲之任临川典试时,在此临池作书,并洗笔于莲池。南朝诗人谢灵运任临川内史时,在道院内居住,注释《道德经》。

唐大和五年,“太极观”更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再改为“天宁观”。

明初时,宁王朱权曾在此修道。明末清初,八大山人隐居于此。清顺治十八年改建为“青云圃”。康熙年间,易“圃”为“谱”。此后几经兴废,至195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2009年至2010年进行改扩建工程,对青云谱古建进行全面维修和陈列更新,并新建八大山人真迹陈列馆。

八大山人(约1626年—约1705年)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详见八大山人介绍)。明亡后出家为僧,后还俗,自筑陋室“寤歌草堂”于南昌城效,孤寂度过晚年。他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其山水和花鸟画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三百年来饮誉画坛,清代“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

  • 青云谱道院始建于西汉年间,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
  • 晋朝年间,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属净明道派。
  • 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
  • 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
  •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大山人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称青云谱。
  • 1959年,青云谱道院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
  • 2009年,南昌市政府将八大山人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归为“三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 2011年1月,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陈列馆竣工。
  • 2022年9月,八大山人纪念馆亮相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江西展区。
  • 2022年12月,鄂湘赣三省美术馆馆际联盟成立,八大山人纪念馆成为联盟成员单位。

建筑特色

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陈列馆馆外三面环水,形似半岛,结合优美的地理环境并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整体建筑沿轴线呈对称布局,馆体为二层框架建筑,以现代建筑格调结合经典徽派民居风格,整体以灰白二色为主,表现出道教之“阴阳”,三个方形四坡屋顶与青云谱旧址遥相呼应。馆藏设施均采用历史文物陈列馆建设的最先进技术,空间合理布局,功能性强。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建筑风格现代抽象含蓄简约,馆内集高科技展示设备与现代化博物馆管理理念于一体,突破原有的老旧式收藏、陈列功能,加入新思维、新理念,开拓宣传、研究、交流、创作等平台。

景点介绍

青云谱古建

青云谱古建筑群是一座依据道家规范建设,具有江西民居特色和明清制式特点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

青云谱古建筑群总体布局采取南北中轴线封闭式、天井院落递进式构成,结合周边环境,形成湖中见园、园中有院,层次分明、别有洞天的建设格局。

青云谱古建基本上是明清制式,结构均为江南民间的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木结构,外墙围砌本地产青砖空斗清水墙,主体建筑包括: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三殿采用四柱八界梁及五柱九界梁建筑形式,三殿前后有天井内庭。

一进天井内有五百年罗汉古松一株,二进天井内,三殿周围有回廊环绕,左右设偏殿厢房,形成前后四合院布局,并有逐殿升高之势。天井有良好的排水、采光功能,门窗饰以雕花格扇;屋面为小青瓦铺设,配以正脊、正吻,悬山做法;吕祖殿东面有黍居小院,曾是八大山人休息之所,西面有鹤巢小院;许祖殿东西两侧分别是:斗姥阁、三官殿、峤圆及附属小院。

整座古建筑群由清水墙与园林隔开,自成一体,只留“众妙之门”及“斗姥阁”大门内外交通。

青云谱古建

真迹陈列馆

真迹陈列馆设有真迹陈列展厅、临时展厅、名家书画陈列室、书画创作室、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安防控制中心、贵宾接待室、保安人员办公室等,使用面积达3180平方米。

真迹陈列馆

馆藏文物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