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纪念馆
概述
江西南昌,文脉悠长,青云谱区的名字尤为特别。区内三湖三河交错环绕,梅湖中一座小岛上,藏着“青云谱”这个名字的由来,也藏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这是众多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古代画家专题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占地约46亩,隶属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集普及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文化服务于一体。全馆以青云谱古建、真迹馆、艺术研究中心和彭友善美术馆而组成,四面环水,形似“八大”笔下游鱼,与梅湖浑然一体,水陆相生。
八大山人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八大山人作品重要的收藏研究、展示宣传机构。 八大山人纪念馆先后荣获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优秀社科普及宣传基地、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江西省文明单位、第十一届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先后推出的《回望传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荣获“国家文物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展览”;《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荣获“全省博物馆(2020年度)陈列展览精品展”;《彭友善和他的时代——彭友善110周年研究展》荣获“全省(2021-2022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馆藏墨荷图轴、个山小像入选为江西文物瑰宝以及入选为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举办“八大山人美育课程”、“八大馆里过佳节”、“小松果志愿服务团”等社会教育品牌活动,荣获第一、二、三批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称号。
八大山人纪念馆,原青云谱道观(青云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梅湖景区(青云谱路259号),是一处纪念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博物馆。青云谱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道院,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八大山人曾隐居于此。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相传二千五百余年前,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在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不满王莽篡权,弃官修道于此而成仙,后人在此建“梅仙祠”以纪念。
东晋年间豫章道士许逊治水至此,始倡道教净明派,并建“太极观”。王羲之任临川典试时,在此临池作书,并洗笔于莲池。南朝诗人谢灵运任临川内史时,在道院内居住,注释《道德经》。
唐大和五年,“太极观”更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再改为“天宁观”。
明初时,宁王朱权曾在此修道。明末清初,八大山人隐居于此。清顺治十八年改建为“青云圃”。康熙年间,易“圃”为“谱”。此后几经兴废,至195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2009年至2010年进行改扩建工程,对青云谱古建进行全面维修和陈列更新,并新建八大山人真迹陈列馆。
八大山人(约1626年—约1705年)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详见八大山人介绍)。明亡后出家为僧,后还俗,自筑陋室“寤歌草堂”于南昌城效,孤寂度过晚年。他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其山水和花鸟画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三百年来饮誉画坛,清代“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
- 青云谱道院始建于西汉年间,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
- 晋朝年间,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属净明道派。
- 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
- 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
-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大山人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称青云谱。
- 1959年,青云谱道院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
- 2009年,南昌市政府将八大山人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归为“三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 2011年1月,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陈列馆竣工。
- 2022年9月,八大山人纪念馆亮相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江西展区。
- 2022年12月,鄂湘赣三省美术馆馆际联盟成立,八大山人纪念馆成为联盟成员单位。
建筑特色
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陈列馆馆外三面环水,形似半岛,结合优美的地理环境并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整体建筑沿轴线呈对称布局,馆体为二层框架建筑,以现代建筑格调结合经典徽派民居风格,整体以灰白二色为主,表现出道教之“阴阳”,三个方形四坡屋顶与青云谱旧址遥相呼应。馆藏设施均采用历史文物陈列馆建设的最先进技术,空间合理布局,功能性强。
八大山人纪念馆建筑风格现代抽象含蓄简约,馆内集高科技展示设备与现代化博物馆管理理念于一体,突破原有的老旧式收藏、陈列功能,加入新思维、新理念,开拓宣传、研究、交流、创作等平台。
景点介绍
青云谱古建
青云谱古建筑群是一座依据道家规范建设,具有江西民居特色和明清制式特点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
青云谱古建筑群总体布局采取南北中轴线封闭式、天井院落递进式构成,结合周边环境,形成湖中见园、园中有院,层次分明、别有洞天的建设格局。
青云谱古建基本上是明清制式,结构均为江南民间的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木结构,外墙围砌本地产青砖空斗清水墙,主体建筑包括: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三殿采用四柱八界梁及五柱九界梁建筑形式,三殿前后有天井内庭。
一进天井内有五百年罗汉古松一株,二进天井内,三殿周围有回廊环绕,左右设偏殿厢房,形成前后四合院布局,并有逐殿升高之势。天井有良好的排水、采光功能,门窗饰以雕花格扇;屋面为小青瓦铺设,配以正脊、正吻,悬山做法;吕祖殿东面有黍居小院,曾是八大山人休息之所,西面有鹤巢小院;许祖殿东西两侧分别是:斗姥阁、三官殿、峤圆及附属小院。
整座古建筑群由清水墙与园林隔开,自成一体,只留“众妙之门”及“斗姥阁”大门内外交通。
真迹陈列馆
真迹陈列馆设有真迹陈列展厅、临时展厅、名家书画陈列室、书画创作室、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安防控制中心、贵宾接待室、保安人员办公室等,使用面积达3180平方米。
馆藏文物
八大山人纪念馆内收藏有八大山人四十余幅真迹,其中《墨荷图》、《双鹰图》、《孤松图》均为代表作。另外,还馆藏石涛、徐渭、黄慎、郑板桥、吴昌硕、齐白石、等在画史上有名画家的作品。
孤松图轴
【规格】纸本墨笔 纵113厘米、横58厘米
【钤印】可得神仙、八大山人
【时间】不详
【藏地】八大山人纪念馆
【赏析】
画中孤松棉里裹铁、挺拔苍劲,辅以沉着昂扬的松针,作品惜墨如金,一气呵成,作者之意不在物象之外形,而在于孤松的内在精神,充分体现了八大山人简约深邃、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画面左下角有近代国画大师吴昌硕题跋,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椿鹿图
【规格】纸本墨笔 纵178厘米、横83.5厘米
【钤印】八大山人、何园
【时间】不详
【藏地】八大山人纪念馆
【赏析】
椿鹿仰视上方,犹如仰望青天,呼唤生命,寻求内心清净的世界。椿树笔醇墨饱,浓淡焦润颇有韵律。以神写形,给人以稳定、典雅、和谐韵律,造成画面的均衡、和谐、统一的柔和美。
仿文嘉山水图轴
【规格】绢本设色 纵38.5厘米、横28厘米
【钤印】八大山人
【时间】不详
【藏地】八大山人纪念馆
【赏析】
远处画一山峦,坡上画一松,仅有枯枝,古朴苍劲。画面笔力干涩,擦染几下,加上几点苔点,笔墨精洁幽淡,意境幽远而寂静,充满了一种寂寞淡然的情调。而三人对坐,怡然自得,追求闲适安逸的心境。也展示八大山人追求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旅游信息
景点位置
开放时间
除法定节假日,八大山人纪念馆全年实行周一闭馆
刷身份证或预约二维码检票后入馆参观
9:00-16:30
导览地图
公交路线 八大山人纪念馆南门(定山桥)
迎宾北大道定山路口站:
20路 ; 158路 ; 179路 ; 179路长班 ; 218路 ; 848路,下车后延定山路向东步行1公里,由定山桥入馆
陈云故居站:
179路 ; 179路长班,下车后延定山路向东步行1公里,由定山桥入馆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东:
89路,下车后延西北方向南昌大道中辅路到达八大山人梅湖风景区路口后,沿青云谱路由定山桥入馆
地铁路线
乘坐地铁3号线至八大山人站,延定山路向东步行1公里,由定山桥入馆。
驾车路线
导航至八大山人纪念馆南门或定山桥即可到达。
请注意:八大山人纪念馆没有专用停车场,最近的公共停车场在定山桥对面恒茂美术馆负一层,车位有限。建议观众朋友们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来八大山人纪念馆参观。
游客须知
尊敬的游客:为了您的旅途愉快,您需要知道:
一、景区运营时间9:00-17:00。
二、景区提倡文明行为,请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禁止毁坏财物、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
三、请您照顾同行的老小孩和孕妇。
四、请您在游玩过程中,照看并保管好自己的随身携带物品,不便携带的非贵重物品可到寄存处寄存。
五、请您注意安全警示,遵守浏览秩序,请勿攀爬、翻越安全防护栏。
六、请您保护景区资源,严禁破坏景点、文物、浏览设施。
七、对景区的旅游服务有意见和建议,欢迎您提出。
咨询电话
0791-85273565
0791-8527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