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八大山人 下的文章

八大山人纪念馆

概述

江西南昌,文脉悠长,青云谱区的名字尤为特别。区内三湖三河交错环绕,梅湖中一座小岛上,藏着“青云谱”这个名字的由来,也藏着一座独具特色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这是众多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古代画家专题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占地约46亩,隶属南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集普及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文化服务于一体。全馆以青云谱古建、真迹馆、艺术研究中心和彭友善美术馆而组成,四面环水,形似“八大”笔下游鱼,与梅湖浑然一体,水陆相生。

八大山人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为八大山人作品重要的收藏研究、展示宣传机构。 八大山人纪念馆先后荣获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优秀社科普及宣传基地、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江西省文明单位、第十一届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先后推出的《回望传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故宫典藏特展》荣获“国家文物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介展览”;《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北京画院典藏作品展》荣获“全省博物馆(2020年度)陈列展览精品展”;《彭友善和他的时代——彭友善110周年研究展》荣获“全省(2021-2022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馆藏墨荷图轴、个山小像入选为江西文物瑰宝以及入选为江西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举办“八大山人美育课程”、“八大馆里过佳节”、“小松果志愿服务团”等社会教育品牌活动,荣获第一、二、三批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精品课程称号。

八大山人纪念馆,原青云谱道观(青云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梅湖景区(青云谱路259号),是一处纪念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博物馆。青云谱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道院,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八大山人曾隐居于此。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相传二千五百余年前,周灵王的太子王子晋在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不满王莽篡权,弃官修道于此而成仙,后人在此建“梅仙祠”以纪念。

东晋年间豫章道士许逊治水至此,始倡道教净明派,并建“太极观”。王羲之任临川典试时,在此临池作书,并洗笔于莲池。南朝诗人谢灵运任临川内史时,在道院内居住,注释《道德经》。

唐大和五年,“太极观”更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再改为“天宁观”。

明初时,宁王朱权曾在此修道。明末清初,八大山人隐居于此。清顺治十八年改建为“青云圃”。康熙年间,易“圃”为“谱”。此后几经兴废,至195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2009年至2010年进行改扩建工程,对青云谱古建进行全面维修和陈列更新,并新建八大山人真迹陈列馆。

八大山人(约1626年—约1705年)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画家,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详见八大山人介绍)。明亡后出家为僧,后还俗,自筑陋室“寤歌草堂”于南昌城效,孤寂度过晚年。他在艺术上有独特的建树,其山水和花鸟画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三百年来饮誉画坛,清代“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画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响。

  • 青云谱道院始建于西汉年间,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
  • 晋朝年间,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属净明道派。
  • 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
  • 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
  •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八大山人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称青云谱。
  • 1959年,青云谱道院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
  • 2009年,南昌市政府将八大山人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归为“三大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 2011年1月,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陈列馆竣工。
  • 2022年9月,八大山人纪念馆亮相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博览会江西展区。
  • 2022年12月,鄂湘赣三省美术馆馆际联盟成立,八大山人纪念馆成为联盟成员单位。

建筑特色

八大山人纪念馆真迹陈列馆馆外三面环水,形似半岛,结合优美的地理环境并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整体建筑沿轴线呈对称布局,馆体为二层框架建筑,以现代建筑格调结合经典徽派民居风格,整体以灰白二色为主,表现出道教之“阴阳”,三个方形四坡屋顶与青云谱旧址遥相呼应。馆藏设施均采用历史文物陈列馆建设的最先进技术,空间合理布局,功能性强。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建筑风格现代抽象含蓄简约,馆内集高科技展示设备与现代化博物馆管理理念于一体,突破原有的老旧式收藏、陈列功能,加入新思维、新理念,开拓宣传、研究、交流、创作等平台。

景点介绍

青云谱古建

青云谱古建筑群是一座依据道家规范建设,具有江西民居特色和明清制式特点的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

青云谱古建筑群总体布局采取南北中轴线封闭式、天井院落递进式构成,结合周边环境,形成湖中见园、园中有院,层次分明、别有洞天的建设格局。

青云谱古建基本上是明清制式,结构均为江南民间的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木结构,外墙围砌本地产青砖空斗清水墙,主体建筑包括: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三殿采用四柱八界梁及五柱九界梁建筑形式,三殿前后有天井内庭。

一进天井内有五百年罗汉古松一株,二进天井内,三殿周围有回廊环绕,左右设偏殿厢房,形成前后四合院布局,并有逐殿升高之势。天井有良好的排水、采光功能,门窗饰以雕花格扇;屋面为小青瓦铺设,配以正脊、正吻,悬山做法;吕祖殿东面有黍居小院,曾是八大山人休息之所,西面有鹤巢小院;许祖殿东西两侧分别是:斗姥阁、三官殿、峤圆及附属小院。

整座古建筑群由清水墙与园林隔开,自成一体,只留“众妙之门”及“斗姥阁”大门内外交通。

青云谱古建

真迹陈列馆

真迹陈列馆设有真迹陈列展厅、临时展厅、名家书画陈列室、书画创作室、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安防控制中心、贵宾接待室、保安人员办公室等,使用面积达3180平方米。

真迹陈列馆

馆藏文物

- 阅读剩余部分 -

朱耷-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1626年—1705年),谱名朱统𨨗(音劝),别名朱耷(音搭),法名传綮(音磬),字刃庵,号八大山人、彭祖、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江西新建人,祖籍直隶凤阳(今安徽),明朝宗室、辅国中尉、书画家,与石涛、髡残、弘仁并称为清初「四僧」。

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国画大师,其艺术思想融合了儒、释、道文化精髓,其艺术风格深邃、空灵、含蓄、自然,表现了中国绘画追求的崇高意境,其艺术技巧达到了中国笔墨功夫的最高境界,“三百年来领袖群伦”,其后历代大师如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等莫不对其推崇备致而心追手摹。1959年,南昌成立八大山人纪念馆,全馆以青云谱古建、真迹馆、艺术研究中心而组成,

人物生平

八大山人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

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其祖父朱多炡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颇有名气。父亲朱谋𪇼(音nán, nàn, nuó),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族叔朱谋垔(音音)也是一位画家,著有《画史会要》。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朱耷时年十九,不久父亲去世,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在朱耷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仿佛像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亦是崇祯帝忌日),一生以明遗民自居。

八大山人鹤形签押

顺治五年(1648年),他妻子亡故,朱耷便奉母带弟“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自此改名雪个。二十四岁时,更号个山和个山驴。顺治十年(1653年),朱耷二十八岁时,又迎母至新建县洪崖寺,在耕庵老人处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随从学法的一百多人。有人考证,朱耷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六,曾带着母亲和弟弟住在南昌市抚州门(进贤门)外绳金塔附近。当时此地茶室酒肆甚多,是劳动人民聚居之处。

朱耷生活清贫,蓬头垢面,徜徉于此。常喜饮酒,但不满升,动辄酒醉。醉时,大笔挥毫,一挥十多幅,山僧、贫士、屠夫、孤儿,向其索画,有求必应,慷慨相赠。

朱耷三十六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找到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就在这一年,他改建天宁观,并更名为“青云圃”。“青云”两字原是根据道家神话“吕纯阳驾青云来降”的意思。并有用“飞剑插地,植桂树规定旧基”的说法,这也是该处现存唐桂的由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牒可据,从此改称“青云谱”。

青云谱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院。相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到此开基炼丹,创建道场,“炼丹成仙”。西汉时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晋朝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太极观”,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朱耷前来访求先贤遗迹,很赏识这里的山川风景,于是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名为“青云圃”。从此,朱耷便成了青云圃的开山祖师。后人还建立了“正开山祖道朗号良月文号八大山人朱真人”功德堂的牌位。

朱耷从三十六岁至三十八岁时,往返于南昌城与青云谱之间,青云谱的重建由其弟朱道明主持。朱耷正式定居青云谱,约在三十九岁以后至六十二岁。他苦心孤诣经营这所道院,历时二十多年。

朱耷在度过了十三年的佛教徒生涯后,又成了一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

八大山人《猫》

康熙十七年他五十三岁时,临川县令胡亦堂闻其名,便延请他随其僧长饶宇朴等到临川官舍作客年余。这使他十分苦恼郁愤,遂佯为疯癫,撕裂僧服,独自走回南昌。

一年多后,他又回到青云谱,并在这里度过“花甲华诞”。当他六十二岁时,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给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

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其弟朱道明,字秋月,也是一位画家,风格与乃兄相近,而且还要粗犷豪放。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把这三个字草书连写起来,很象“生不拜君”四字,表示了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个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八”字。这样隐姓埋名,可谓用心良苦。

朱耷晚年常住在南昌城内北竺寺、普贤寺等地。僧友澹雪为北竺寺方丈,与朱耷交谊很深。澹雪亦善书法,性格倔强,后来因触怒了新建县令方峨,说他“狂大无状”、被抓进监狱,死在狱中。澹雪死后,北竺寺不久被毁。这段时间,朱耷外出云游,访友作画,画作颇多,这是朱耷创作旺盛时期。最后在南昌城郊潮王洲上,搭盖了一所草房,题名为“寤歌草”。当时诗人叶丹曾作《八大山人》诗一首,描写他在这里的生活情况:“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丛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志,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朱耷就是在这所草屋中度过了他孤寂、贫困的晚年,直至去世。一说朱耷葬于南昌城郊窑湾了英家山,但解放后迁墓时,仅见一些朽木铁钉,未见骸骨,可能是他的衣冠冢。牛石慧墓在青云谱南将军岭,墓中有骨灰一罐,解放后亦迁葬于青云谱内吐珠山。另据《新建县志》《西山志》载:朱耷墓在县西北三十里即今西山璜溪公社的猴岭一带。墓葬确在何处,已难查考了。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