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珍

概述

刘和珍(1904年—1926年3月18日),号素予,女,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西南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今豫章师范学院)、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刘和珍积极参加学潮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北洋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鲁迅先生撰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中一句“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已成为广为传颂的名言,以此来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学生。

经历

1918年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在校组织学生自治会,1918年,她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投身于运动之中:组织同学上街讲演,抵制日货;成立女师学生自治会;抨击封建校规等等,她的行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

刘和珍(右)与朋友
刘和珍(右)与朋友

1921年,刘和珍又公开向封建势力宣战。她带领同学在江西首倡剪发,开江西女子剪发新风。两三天内,剪发者达百余人,学校当局对她的行为非常气愤,以“首倡剪发,有伤风化”为名,勒令她退学,广大学生闻讯后集体签名退学,进步报刊也纷纷发表支持女子剪发的文章,校方被迫收回成命。刘和珍认为,中国女子要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赶上时代的潮流,就应有自己的舆论工具,她发起创办“觉社”,亲自担任“觉社”出版物《时代之花》的主编和《女师周刊》的主编。在她的领导下,《女师周刊》成为爱国学生进行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阵地,被誉为“女界的明星”。

1923年,刘和珍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今北京一五八中学所在地),后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后转入女师大英文系。她到校仅几个月,就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刻苦好学,认真作读书笔记,老师们无不交口称赞。如果是为学校或集体做事,哪一回也少不了她。有一次,同学们演话剧向老师借了很多服装,演出结束时,天已经很晚了,别人都回去休息了,刘和珍却提着个大皮箱到各家还衣服。老师问她累不累,她却笑容满面地畅谈演出时的盛况,自己累不累全没放在心上。每次有学生集会或游行,她不但积极参加,而且总是手执校旗,走在最前面。由于学习好,思想进步,和同学关系好,刘和珍很快就赢得全校同学的尊敬和信赖,入学还不到一年,就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并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

为寻求改造社会的方法,她经常不顾劳累前往北大,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回来后,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她十分崇拜鲁迅先生的斗争精神,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尽管经济上并不富裕,她却仍然坚持订阅《莽原》半月刊杂志。在她看来,精神粮食远比物质粮食重要得多,只有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解放妇女,改造社会的重任。

坐在凳子上的刘和珍
坐在凳子上的刘和珍

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辞退不称职教员的要求,并要处理为首的刘和珍等人,引起学生强烈不满,进而爆发了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1925年1月18日,学生自治会召开全校学生紧急会议,通过了驱逐杨荫榆的决议。刘和珍受同学委托起草了“驱杨宣言”。5月9日,杨荫榆以校长名义贴出布告,决定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令她们立即出校。这一霸道行径,立即引起了进步师生的愤慨,同学们将布告撕下,查封了杨的办公室和寝室,禁止杨进入女师大。杨荫榆四处活动,连续印发《告诫学生函》、《致学生家长函》、《对本校暴烈学生之感言》,以开脱自己,并将开除6名学生的决定呈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要求给予支持。27日,鲁迅等进步教师,针对杨在女师的活动,在《京报》上联名发表《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

此时,北洋军阀政府加紧指使杨荫榆制定捣毁女师大、迫使学生离开学校的计划。为了保护学校,刘和珍和同学们坚持夜间睡在校门口的石阶上。8月1日,在军阀的支持下,杨带领武装军警及其私党百余人闯入女师大,以断绝饮食、水电等手段,迫使学生离校。刘和珍率同学采取绝食和坚持不出校门的对策。杨竟唆使军警殴打学生,刘和珍等20余人被打伤,其中5人重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遂向外界人士呼吁,以求得同情和援助。在北京各界人士和学生的声援下,杨的企图未能得逞,只好离开学校。

6日,章士钊下令解散女师大,由教育部接管;10日,正式颁布女师大停办令;17日,教育部决定将女师大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大学;此后,又令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刘百昭率领武装警察和男女流氓400多人,3次打进女师大,逼迫学生离校。刘和珍带领全校同学与之展开了坚决斗争,并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但终因众寡悬殊,许多同学受伤,7人失踪,刘和珍等学潮骨干被抓,并押送法院,因法院不予受理,又被关押于一潮湿小屋内。刘和珍鼓励大家:“受挫折不要灰心,重新团结起来,我们要有信心,真理是会战胜强权的。”经各方援助获释后,刘和珍继续带领一些同学,四处奔走,坚持斗争。中共北方区委和鲁迅、许寿裳等进步教师对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刘和珍等人得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复校斗争。她们在北京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子作为校舍,于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鲁迅在典礼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11月,北方革命运动高涨,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30日,女师大学生60多人由宗帽胡同返回石驸马大街原校舍,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牌重新挂上,并发表了复校宣言。12月11日,正式开课。刘和珍主持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庆祝复校斗争胜利大会。

段祺瑞执政府与请愿队伍对峙
段祺瑞执政府与请愿队伍对峙

为了庆祝斗争的胜利,刘和珍、许广平等20多位同学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并请鲁迅题词:

民国十五年八月一日杨荫榆毁校,继而章士钊非法解散,刘百昭率匪袭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蒙从来未有之难,同人等敌忾同仇,外御其侮。诗云: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此之谓也。既复校,因摄影,以资纪念。十二月一日。

刘和珍、许广平、张静淑等二十四名学潮中的骨干在园合影留念
刘和珍、许广平、张静淑等二十四名学潮中的骨干在园合影留念

1926年3月12日,日军军舰炮击我大沽口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舰逐出大沽口。于是,日本帝国主义借此向段祺瑞政府施加压力,提出抗议,并纠集英、美、法、意、荷、比、西7国,以维护《辛丑条约》为借口,于3月16日向我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止津沽间军事行动和撤除大沽口的防御工事等等,并限48小时内答复。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激起北京各界人士的无比愤怒。在中国共产党和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各界民众纷纷起来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刘和珍也奋起呼吁:“外抗强权,内惩国贼,非有枪不可。”

18日上午,刘和珍以自治会名义打电话给林语堂教授,请求停课一日参加天安门示威大会。这天,她正患重感冒,不顾病痛,坚持动员和组织工作。队伍集合后,她发表了激昂而简短的演说,即带领同学们向天安门示威大会会场奔去。她高擎校旗,斗志昂扬地走在队伍的前面,她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和路边的群众。

林语堂

示威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经东长安街、东单、米市大街、东四牌楼,浩浩荡荡向位于铁狮子胡同的段祺瑞执政府进发。游行群众手拿小旗,沿途散发传单。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她把校旗扛在左肩上,右手举起拳头边呼口号边大踏步向前走着。在执政府门前,游行的学生们面对紧关着的大铁栅门高喊:“段祺瑞出来!”“要求段祺瑞拒绝八国通牒!”学生们要求会见国务总理贾德耀遭到拒绝。有人提议前往吉兆胡同段宅,话音刚落,突然传来尖利的警笛声,广场的东西两个出口布满了全副武装的警察、军队,蓄谋已久的军阀政府向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下手了。伴着笛声,无数枪弹射向请愿群众,站在前排的人倒下了。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军警挥舞大刀乱吹乱杀。共产党员王一飞一边喊卧倒,一边指挥群众疏散。敌人堵住了街口,向疏散的群众射击,顿时血肉横飞,惨不忍睹。面对残忍的敌人,刘和珍愤怒了。她对同学说:“不管什么,我都不怕”,仍高举校旗站在游行学生的前面。刘和珍沉着冷静和那大无畏的英姿,表现出对凶残敌人的极大蔑视。穷凶极恶的刽子手一齐把枪口对准刘和珍,7颗子弹射入了她的胸膛,她仍坚持着,反动军警的大刀木棍又向她头上砍去……当同学们冲上去救护她时,她担心的是同学的安危,急切地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敌人穷凶极恶,又一排子弹射向了她和救护她的同学,女师大的杨德群也当场被害,她们一起倒在血泊之中。

年仅22岁的刘和珍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阴霾的苍穹映衬着勇士的鲜血,低吼的寒风为赤子送行。女师大的学生满怀悲痛哀悼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同学,在摇曳的烛光下用痛泪和着清水净洗”这位“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学生领袖的血尸,“和珍,你放心的归去吧,我们将踏着你的尸身,执着你赠给我们的火把,去完成你的志愿,洗涤你的怨恨,创造未来的光明!”

纪念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插图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插图

刘和珍烈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争取民族解放、独立、自由的诗篇。她的英名将永垂北京妇女运动的史册。在北京158中学校园西侧的庭院中,矗立着一座方柱尖顶汉白玉纪念碑,碑的正面刻着16个大字: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

梅旸春

概述

梅旸春 (1900—1962) 谱名炳沣,字秀珊,江西南昌县人,杰出桥梁专家。设计主持了钱塘江大桥、澜沧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

梅旸春于1900年12月1日生于南昌市郊青云谱朱姑桥梅家,早年聪颖,在南昌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土木系,后又入电机系加读两年,1923年毕业,公派赴美深造。入美国普渡大学机械系学习,获硕士学位。但其志愿却在桥梁事业,1925年入美国费城桥梁公司工作。因其工作勤奋且有成绩,网球运动亦甚出色而被误认为日本人。梅旸春深以为耻,决心以自己的业绩建立起中国的伟大形象。1928年回国,在南昌工业专门学校任教。与黄宗珍女士邂逅并结成终身伴侣。后来毕生转战于全国江河之上,建设桥梁,成为卓越的桥梁专家。先后承担了钱塘江公铁两用桥的设计,昌淦桥和柳江钢轨桥的建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武汉长江大桥副总工程师,南京长江大桥总工程师,1962年5月12日病逝于南京。

简历

  • 1900年12月1日 生于江西南昌。
  • 1917年 考入北京清华学堂学习。
  • 1923—1925年 公费赴美留学,得美国普渡大学硕士学位。
  • 1925—1928年 在美国费城桥梁公司工作。
  • 1928—1934年 回国,任教于南昌工业专门学校。
  • 1934—1936年 杭州钱塘江大桥工程处正工程师。
  • 1936—1938年 武汉市政府工务科长。
  • 1938—1943年 交通部桥梁设计处正工程师。
  • 1943—1944年 湘桂铁路桂南工程局正工程师。
  • 1944—1946年 重庆缆车公司总工程师。
  • 1946—1949年 中国桥梁公司武汉分公司经理兼总工程师。
  • 1949—1953年 铁道部设计局副局长兼武汉长江大桥测量钻探队队长。
  • 1953—1957年 铁道部武汉大桥工程局副总工程师。
  • 1957—1958年 铁道部基建总局副总工程师。
  • 1958—1962年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总工程师。
  • 1962年5月12日 病逝于南京。

家庭

梅旸春的远房侄子梅汝璈是中国的国际法专家,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

事迹

梅旸春是修建钱塘江大桥“四大工程师”之一。1937年11月17日,被誉为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的钱塘江大桥全面通车。可惜的是,仅仅一个月之后的12月23日,杭州沦陷于侵华日军之手。为了避免大桥落入敌手,南京政府对下达了“炸桥”的命令。随着一声巨响,茅以升、梅旸春等人多年的心血转眼成了废墟。

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
被炸毁的钱塘江大桥

在随后的岁月里,先把桥建好、然后再炸毁,似乎成了梅旸春的宿命。滇缅公路上有一座跨澜沧江的“昌淦桥”(功果新桥),这是中国第一座有钢加劲桁(héng)的公路悬索桥。其名中的“昌淦”二字,来自于为建设这座大桥而被牺牲的桥梁设计处处长钱昌淦。

这座桥主跨135米,由梅旸春全面审核。1939年2月开始设计,6月份开始施工,前后共计21个月便通车了。遗憾的是,这座桥建成42天后、便被日军的飞机炸毁了。

1940年,梅旸春转任湘桂铁路桂南工程局正工程司,到了抢通湘桂铁路的现场。作为湘桂铁路上的关键工程,他设计了一个轻巧而新颖的结构方案。但是,到了1944年,为了阻止攻到桂林的日寇,也奉命被炸。

新中国成立后,梅旸春被任命为铁道部设计局副局长。1953年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时,梅旸春曾任副总工程师,参与了武汉大桥的建设。1958年,中央正式决定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将武汉大桥工程局改名为大桥工程局,彭敏为局长,梅旸春为总工程师。

上世纪初至解放前,长江大桥曾先后进行过四次勘测、选址和设计,但都因经济、战乱等原因而搁置,有民谣唱道:“黄河水,治不好;长江桥,修不了。”

1953年,铁道部正式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筹建武汉长江大桥,梅旸春为副总工程师。他对武汉大桥的基础结构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见解,在建造过程中亲力亲为,几乎日日“流连”于施工现场。

一天晚上,梅旸春在工地巡视,却失足掉入长江。当时风高浪急,一片漆黑,人们发现他不见了,十分焦急,打着灯笼火把,在江面上边喊边找。因为当天穿了一件风雨衣,多少有点浮力,加之年轻时会游泳,他独自一人奋力爬上施工作业船,才得以脱险。即使经历了这样的惊险,梅旸春仍然坚持到工地巡视。

武汉长江大桥钢梁架设施工
武汉长江大桥钢梁架设施工

1957年,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正式通车。在欢庆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锣鼓声中,他又马不停蹄地接受了兴建南京长江大桥的任务。

南京长江大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公铁两用大桥。作为总工程师,梅旸春决定切合各墩位特有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四种不同类型的下部结构基础形式:筑岛重型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加管柱、钢沉井加管柱、深水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

其中应用的沉井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作业方法,存在一定风险,在武汉大桥建设中就未能采用。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时,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梅旸春率先进入沉箱,一直到达江底,证明了施工方法的可行性。事后,妻子问他为什么要亲自下沉箱,梅旸春答道:“我相信科学,我要用行动证明沉井施工是可行的。”

1960年夏天,梅旸春在建设一线突发脑溢血,被抢救过来以后又几次发病。1962年早春,梅旸春病情好转,可以坐起来了,组织上就决定送其到北京休养。

动身前,梅旸春希望能再看一眼大桥。人们陪他到大桥观察台,一眼望去,九座桥墩大部分都已露出水面,他潸然泪下,对身边的妻子说:“老天爷为什么这样恶呀,不让我建完大桥!”

也许是情绪过于激动,梅旸春当晚脑溢血复发,抢救不及,紧握着妻子的手与世长辞,享年62岁。

梅旸春与家人的最后一张合影
前排从右至左依次为长子梅汝吾、梅旸春、次女梅汝莉,后排右为妻子黄宗珍、左为长女梅汝瑶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终于通车了。通车时,光是庆祝群众挤掉的鞋子就装了两卡车。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自主建设特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

荣誉

在生命的最后13年里,梅旸春参与两座长江大桥的建设。在去世23年后,1985年获国家首届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梅旸春为第一获奖者。梅旸春所培养出来的桥梁专家们,不断地在完成长江大河上一座座伟大的桥梁。他对桥梁建设的卓越贡献与无私奉献,如同他参与建造的大桥一样,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梅旸春的业迹,将永远载入光荣的史册。

程懋筠

概述

程懋筠(1900年8月25日—1957年7月31日),字雨松、然云等。江西南昌新建大唐汪山土库人,音乐家。出身官宦世家,幼时尤好音律。其后在江西省立高等师范学校深造,专攻小提琴。1916年留学日本,入东京音乐学校,主修声乐,两年后兼修作曲。

1926年返回中国,先后执教于南昌一中、南昌二中、及南昌女子中学、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杭州英士大学。1928年受聘为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艺术系声乐副教授,曾任音乐组主任、教授。程懋筠讲课认真、全面、生动而能抓住要领,在师生中被称为“全才”。期间曾谱《国立中央大学校歌》、《中华民国国歌》(又名《三民主义歌》)。以后曾在江西主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并办《音乐教育》月刊,曾任南昌中正大学音乐教授。1949年未随国民党赴台,留在上海从事音乐教育,曾任上海国立幼儿师范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声乐教授。1957年7月31日在南京逝世,终年57岁。

家庭生活

1926年与江西省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舒文辉(1905-1993)女士结婚,生有一子一女,长子程应锟(1929-1978)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在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长女程应钿(1930-1995)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在哈尔滨从事医务工作。

程懋筠舒文辉伉俪及其子女

1939年抗战期间,率领音教会合唱团、话剧团辗转江西各地宣传抗日,爱上了同样有子女的女同事张咏真(1914-1992)女士(西安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并于1939年结合,生有二子二女。次女泰尔(1941-)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钢琴教授。三女儿宁尔(1943-)在西安音乐学院担任作曲教授。次子张坚(1945-)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任成都军区战旗歌舞团艺术指导。小儿子张强(1947-)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程懋筠与张咏真

三天写出中华民国国歌

程懋筠在家乡学校担任音乐老师一职期间,恰好孙中山先生留下了几句激励学生的话语,当时的民国政府想把这几句话谱曲传唱,于是在报纸向全国刊登征集求曲的信息,程懋筠看见后花了3天时间把这段话谱成曲,最后被选为民国国歌之一。

孙中山先生激励学生的话语

脑溢血病发

1951年程懋筠应兰州西北师范学院(今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吕斯百之邀携家前往甘肃,途中在西安患脑溢血并在西安修养。1953年继室因儿女年幼需要照顾,无法承担照顾程懋筠重担,遣人将程懋筠送回原配发妻,居住南京农学院宿舍养病。1957年7月31日因脑溢血症复发,在家中病逝,葬于南京郊区公墓,享年57岁。

后继有人

程懋筠的音乐事业后继有人,他的长子程应锟 5岁开始学钢琴和声乐,8岁即上台表演钢琴独奏, 9 岁开始创作儿童歌曲,曾在十多个国家进行巡回演出,应锟记忆力好,是一部音乐的活词典,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

作品

程懋筠是声乐家,又是作曲家,创作过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的歌曲近百首。其中作品大多数刊载于《音乐抗战曲集》和《音乐教育》月刊,还有一些零星发表在当时的音乐刊物和杂志上。著有:

程懋筠的音乐人生

  • 《低级文化与民族歌谣》1934
  • 《音教抗战曲集》1940

音乐作品

政治歌曲

  • 《新生活运动歌》
  • 《国民精神总动员》
  • 《少年团团歌》
  • 《中华民国国歌》
  • 《新中国颂》

抗战歌曲

  • 《救国义勇军军歌》
  • 《救国歌》
  • 《复兴歌》
  • 《抗日军歌》
  • 《全靠俺自己》
  • 《打游击去》
  • 《再牺牲!再前进!》
  • 《锄奸谣》
  • 《打铁歌》
  • 《抗敌救国》
  • 《好铁要打钉》
  • 《我们的祖国》
  • 《救国是我们大家的事》

校歌

  • 《中央大学校歌》
  • 《中正大学校歌》
  • 《正气中学校歌》
  • 《英士大学校歌》
  • 《国立幼师校歌》

抒情歌曲

  • 《怀旧》
  • 《归来曲》
  • 《春宵别》
  • 《归航》

梅汝璈

概述

梅汝璈(1904年11月7日—1973年10月17日),字亚轩,江西南昌人,籍贯湖北黄梅。中国法学家、律师、政治人物。梅汝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代表中国出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参与了举世闻名的东京审判。期间努力维护民族尊严,伸张国际正义,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梅汝璈著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国人民走向宪治》《中国战时立法》等。

生平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1月7日,梅汝璈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郊区朱姑桥梅村(今南莲路南昌铁路南货场附近)。他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在江西省立模范小学读书。因父亲梅晓春家教极严,梅汝璈每日必须早起到外面拾猪粪、牛粪,作为农田的肥料。每日出门拾粪时,他总要带本英语书,一边拾粪一边苦读,常常到了忘我的境界。

民国五年(1916年),12岁的梅汝璈小学毕业,旋即以优异成绩考取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留学预备班学习。在此期间,梅汝璈在《清华周刊》发表多篇文章,如第286期的《清华学生之新觉悟》、第295期的《辟妄说》和第308期的《学生政治之危机及吾人今后应取之态度》等,表达出其年轻时代的忧国忧民之心。

民国十三年(1924年),梅汝璈自清华毕业,随后赴美国留学。

民国十五年(1926年),他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文科学士学位,并被选入怀·白塔·卡帕荣誉学会。

梅汝璈在书桌前

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冬,梅汝璈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他曾与施泥、冀朝鼎等同学组织了“中山主义研究会”,以响应国内发生的国民革命军北伐行动。

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梅汝璈在游历了英、法、德、苏等国后回到中国。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梅汝璈又应聘到张伯苓担任校长的南开大学任教。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开迁往昆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并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梅汝璈途经重庆,应当时担任教育部次长、在中央政治学校兼职的清华校友顾毓琇的邀聘,担任中央政治学校的法律系教授。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梅汝璈回到上海,出任复旦大学法律系的教授。在此期间,他还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担任教授职务。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决定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审判。当时中国政府接到驻日盟军统帅总部的通知,便指示外交部和司法部遴选派往东京的外交、司法人员。两部官员立刻从全国范围内挑选精英,组成了颇具实力的参审班子。派往东京参审的法官、检察官和顾问是3个最重要的人选,经过慎重选择,决定指派时年42岁的梅汝璈为中国法官,东吴大学法律系教授向哲浚为检察官,武汉大学法律系教授吴学义任顾问。

梅汝璈身着法官袍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办公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19日,梅汝璈从复旦大学附近的江湾军用机场出发,乘坐一架美国军用飞机飞往日本东京。他向新闻界慷慨陈词,直抒不辱使命心志:“决勉力依法行事,不负政府与国人嘱望。”此后直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梅汝璈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同行们一起尽心竭力地工作,出色地完成了这一注定被载入史册的国际审判任务。在长达两年半的审判过程中,梅汝璈始终坚持法律原则,有礼有节,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以自己的智慧、勇气和学识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对第一批28名日本甲级战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赢得了世界的赞赏与尊重。

梅汝璈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韦伯合影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审判结束,由于美国的操纵,法庭以“罪证不足,免予起诉”为借口,先后分两批将剩下的42名日本甲级战犯全部释放。这样,12月以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实际上已无事可做,各国法官只得纷纷返国。国民党政府明令公布梅汝璈为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司法行政部长时,他在东京公开声明拒绝回国赴任,毅然留居香港。更使他感到怨愤的是,蒋介石政府仰赖美国鼻息,非但不向同盟总部提出引渡日本战犯之要求,反而在1949年1月26日上海解放前夕,竟然把在中国创造并推行穷凶极恶的“三光政策”的日本战犯冈村宁次宣告无罪释放。

梅汝璈(前排右二)和其他10国远东国际法庭的法官们参加“东京审判”时合影照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在南京、上海相继解放后,梅汝璈由东京设法抵达香港,与中共驻港代表、清华校友乔冠华取得了联系,秘密由港赴京。到达北京的第三天,梅汝璈便应邀出席了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的成立大会。

1950年,梅汝璈长期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顾问、专门委员兼条约委员会委员,并历任燕京大学法律系兼职教授。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案委员会委员。此后,历任第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以及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学会理事等职,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和法制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57年的“反右”和从1966年开始的“文革”等政治运动中,梅汝璈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外交部的“造反派”在抄家时搜出那件他曾在东京审判时穿过的法袍,如获至宝,以为抓住了梅汝璈有“反动历史问题”的确切证据,并试图将其烧毁。但梅汝璈对此有理有节地应对抗争,并进行了巧妙的周旋,从而保存下了这件历史的珍品。

1962年,开始撰写《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一书(直到病逝只完成4卷),希望将东京审判全过程如实地描述下来,并结合自己的法学专业知识进行评述,给国内外法律界人士提供一本借鉴的参考书。

1972年8月,又突发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只能下意识睁眼。

1973年4月23日,梅汝璈因器官衰竭、胃出血在北京病逝,享年69岁。去世6年后,他的错案得到纠正。

家庭

梅汝璈的远房叔叔梅旸春是中国的杰出桥梁专家,设计主持了钱塘江大桥、澜沧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

著作

《现代法学》
《最近法律学》
《法律哲学概论》
《中国人民走向宪治》(英文)
《中国战时立法》(英文)

评价

“梅汝璈先生晚年,虽然境遇诸多坎坷,但仍能抛却个人荣辱,不悲观,不怨怼,一心要为国家为民族保存近代中国的珍贵史料,为后人不忘前事,不再重蹈被侵略被侮辱的覆辙,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我认为,梅先生就像陆游意象中的梅花,中华民族无数文人骚客顶礼膜拜的梅花,即便粉身碎骨化作了滋养新芽的尘土,那凌寒的傲骨,那经霜的芬芳,终将永垂不朽。”

——国际法学家厉声教


“综观父亲行迹,与众多经历着社会巨变的知识分子一样,他始终处于时代和历史生成的矛盾中。在传统家国情怀和英美法治理念之间,在作为受害国代表的复仇意愿和法官必须不偏不倚的身份要求之间,这种精神困境,生活在相对平稳状态下的人们,未必能够体会。”

——梅汝璈之子梅小璈


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中日关系紧张时,他便被人翻出来说;中日关系缓和时,他便成为不合时宜之人被淡化。但梅汝璈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环球人物》

傅抱石

概述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学名瑞麟,字庆远,号抱石斋主人,中国近代画家与美术史论家。生于江西南昌赐福巷(四府巷),祖籍袁州府新喻县章塘村。傅抱石出身贫寒,13岁时改名瑞麟;17岁时自号“抱石斋主人”,改名为傅抱石。少年时代曾为瓷器店学徒和补伞匠,受清朝山水画家石涛的风格启蒙。张大千言:傅抱石既以山水名,而其山石树木画法,实得之(邵)逸轩,世少知之尔。

1965年9月29日因脑溢血病逝南京,享年61岁。

傅抱石的作品,构思精熟、意境深邃,魄力雄迈,笔墨酣畅淋漓,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他吸取古代各家山水技法的精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别是“抱石皴”的新技法更富于创造性。

1980年代开始,傅抱石的作品因拍卖价高而受到注目,一开始是苏富比在香港以18万港元卖出《湘夫人》。1984年以200万港元卖出《唐人诗意》图。1989年以340万港元卖出《九张机》。

傅抱石作画

1990年代傅抱石的作品更受欢迎,由拍卖价可看出,1992年以209万港元卖出《杜牧诗意图》。1993年以167万港元卖出《高山仰止》图。1996年《湘夫人》再度以高价1078万港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现代绘画拍卖的最高价位。

目前中国南京建有“傅抱石纪念馆”,已1990年10月开幕。

2009年佳士得秋季拍卖:傅抱石作品《杜甫诗意图》(设色纸本,镜框,1944年作,纵208厘米,横59.5厘米)以60,020,000港币(7,780,105美元)成交价夺得全场桂冠,并创傅抱石个人作品拍卖成交最高纪录。

2010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中,傅抱石的力作《琵琶行》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以7,008万港币成交,刷新纪录。

傅抱石作品

傅抱石 1954年作 湘夫人 镜框

拍卖日期:2023-05-31 上午10:30

拍卖公司:佳士得

拍卖专场:中国近现代及当代书画

拍卖会:2023年春季拍卖会

估价:HKD 2,400,000-4,000,000

成交价:HKD 3,276,000 RMB 2,886,811

傅抱石 1954年作 湘夫人 镜框

在傅抱石的艺术生涯中,屈原是他的精神榜样,他崇拜屈原,一是屈原作为爱国者的用情深沉,忧国忧民;一是屈原诗赋中奇谲瑰丽的意象,给他无限灵感与创作激情,其中一些成为贯穿他创作生涯的题材,《九歌》的<湘君><湘夫人>两篇便是傅抱石创作最多的人物题材。

本幅《湘夫人》作于1954年,“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傅氏笔下仕女,画眼点睛,独步画史,浓墨勾点,淡墨散锋,画出明眸凝润,玲珑髣髴。一袭浅黄襦裙镶饰以黑边,袖贴里衬皆用朱红,腰间乳白抱腰系以红色丝带,衣纹以高古游丝写出,人物面部与服饰则以工笔渲染法出之。背景则取<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只有微波与落叶,将人物全然烘托而出。


傅抱石 1963年作 镜泊飞泉 立轴

拍卖日期:2023-07-04 晚上19:00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

拍卖专场:中国书画夜场

拍卖会:北京保利拍卖2023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估价:RMB 3,000,000-4,000,000

成交价:RMB 4,140,000

- 阅读剩余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