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一1935年在伦敦
熊式一1935年在伦敦

概述

熊式一(1902年10月14日—1991年9月15日),原名适逸,号适斋居士,江西南昌人,近代著名双语作家暨戏剧家,与林语堂、蒋彝是二十世纪中三位以中英双语创作的作家,表侄是中国翻译家许渊冲。熊式一一生勤于笔耕,著述宏富,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当属他二战期间在英国创作的英文小说天桥(《The Bridge of Heaven》)。同时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熊式一在那段时间所做的抗战宣传工作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

上个世纪用双语写作取得成功的三位现代作家林语堂、熊式一、 蒋彝
上个世纪用双语写作取得成功的三位现代作家林语堂、熊式一、 蒋彝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十三日出生于江西南昌,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英文科。年轻时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和西方戏剧翻译,后因无留学背景不能在大学担任教授职务,负气远赴英伦深造,在英国陆续发表有话剧《王宝钏》《大学教授》、英译本《西厢记》及小说《天桥》等作品。

1954年随林语堂到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受聘文学院院长,1955年4月离职。1962年赴香港创办私立清华书院,并任第一任校长,1981年退休后,在台湾、香港、英国等地居住,1988年回台湾定居阳明山上。

1991年8月,89岁的熊式一回到北京。9月15日,因白血病在京去世。

熊式一与到访的梅兰芳、余上沅等合影
熊式一与到访的梅兰芳、余上沅等合影

人物生平

写作生涯

自1929年起,他在《小说月报》、《新月》等新文学杂志发表翻译英国大剧作家萧伯纳、巴蕾等的作品,他出版的著译单行本则有独幕喜剧《财神》、巴蕾的剧本《可敬的克莱登》和《我们上太太们那儿去吗?》等。

尽管熊式一的戏剧著译得到郑振铎、徐志摩等新文学大家的肯定,徐志摩还推崇他“对英美近代戏剧,很有造就”(引自《〈难母难女〉前言》),但是他没有留过学,不是“海归”,无法谋取大学教职。他一气之下,遂于1932年底远渡重洋到英国深造。

轰动英美

“墙内开花墙外红”,熊式一的英伦之行开启了他双语写作的序幕。在英国莎士比亚专家聂可尔(A.Nicoll)教授、诗人剧作家亚柏康贝(L.Abercrombie)教授等的鼓励下,熊式一尝试改写中国传统而又通俗的王宝钏故事,创作了英文话剧《王宝川》,1934年夏由英国麦勋书局出版,一时洛阳纸贵。同年冬熊式一亲自导演,把《王宝川》搬上舞台,更是雅俗共赏,连演三年九百多场。次年秋,《王宝川》在纽约百老汇上演,美国剧坛也为之轰动。

《王宝川》舞台剧照“抛绣球”一幕
《王宝川》舞台剧照“抛绣球”一幕

1935年,《王宝川》演出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熊式一先后签订了一系列演出合约:瑞士、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丹麦、芬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同年10月,熊式一带着《王宝川》前往百老汇,又获得同样的轰动,罗斯福夫人前来观看,费雯丽也想演王宝川,但熊式一认为不合适就婉拒了。

熊式一和罗斯福夫人合影
熊式一和罗斯福夫人合影

熊式一在欧美一剧成名,又把《西厢记》译成英文。1936年他载誉归国,“七·七事变”后,他肩负宣传抗日的使命重返英伦。熊式一1939年创作英文话剧《大学教授》。1943年又出版长篇小说《天桥》,这是他英文创作的第二个高峰。这部“以历史为背景的社会讽刺小说”(引自《〈天桥〉中文版序》),通过李氏家族的兴衰,特别是李大同这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出版后好评如潮,英国大文豪H.G.威尔斯誉之为“描述一个大国家的革命过程”,“是一幅完整的、动人心弦的、呼之欲出的画图”(转引自《〈天桥〉中文版序》)。《天桥》被译成法、德、西班牙、瑞典、捷克、荷兰等多种文字,畅销欧美,足以与林语堂英文名著《京华烟云》(又译作《瞬息京华》)媲美。

熊式一长篇小说《天桥》
熊式一长篇小说《天桥》

史学大师陈寅恪1945年秋到英伦“疗治目疾”时获赠《天桥》,“听读佉卢百感加”,先后“题赠二绝句”和一首七律,其一云:

海外林熊各擅场,卢前王后费评量。

北都旧俗非吾识,爱听天桥话故乡。

陈寅恪祖籍江西南昌府义宁州,少时曾居南昌,与熊式一谊属同乡。诗中把熊式一与林语堂在英语世界的影响相提并论,借用“初唐四杰”中杨炯“愧在卢(照邻)前,耻居王(勃)后”的典故“评量”《天桥》和《京华烟云》,认为自己“不识”林语堂笔下的“北都旧俗”,还是偏爱描写故乡的《天桥》(小说中“天桥”首尾呼应,“楔子”写乡绅李明在南昌城外赣江支流修建新桥,命之曰“天桥”;“尾声”又写李明之子李大同重造新的“既美丽又坚固”的“天桥”),评价不可谓不高。

熊式一(右二)在上海时与梅兰芳(左一)的合影(《良友》画报1937年第124期)
熊式一(右二)在上海时与梅兰芳(左一)的合影(《良友》画报1937年第124期)

晚年

1955年底,熊式一从新加坡南洋大学文学院院长卸任后到香港,创办了清华学院。次年《王宝川》中文本在港问世,又过了四年,《天桥》中文本也在港问世。《香港文学》创刊一周年时,刘以鬯先生向熊式一热情约稿,于是他翻译的巴蕾的三幕喜剧《难母难女》在《香港文学》亮相,接着《八十回忆》也陆续在《香港文学》刊出。这篇文学回忆录虽然只写了四章,远未完成,却详细而生动地追述了他怎样走上文学翻译之路,为什么要留学英伦,又是如何改写《王宝川》,如何得到萧伯纳的青睐并与之亲密交往等等,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

人物影响

世人谁识熊式一?与早已名满天下的林语堂不同,熊式一先生的文学成就,特别是他作为20世纪中国屈指可数的双语作家对中外文学交流所作的贡献,至今鲜为人知。《王宝川》中英文对照本2006年3月才由北京商务印书馆推出,《天桥》中文本现已经在内地出版。《天桥》1943年英文版伦敦首印后重印十余次,被译为多国文字,畅销海外。时隔近七十年,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努力,简体字版首次在中国大陆问世。熊式一与林语堂并称海外的双语作家,在英语世界撰写并执导戏剧的中国第一人。其英文话剧《王宝川》,连演三年近千场而不衰,轰动欧美。因此,我以为把他晚年所作的《八十回忆》以及《天桥》、《大学教授》中文本序跋等篇章编集出版,以补现代文学史之阙,正其时矣。

起伏与落寞

熊式一传记作者郑达认为,熊式一在20世纪30年代突然走红,和后来他在中文世界的沉寂,和他遭遇的特定历史情况也有很大的关系。《王宝川》刚刚在美国走红没多久,二战全面爆发,打乱了社会秩序和生活节奏。战争期间,戏院一度关闭,出版业也受到了限制。此外,电视、电影等文娱形式的出现,也对戏剧舞台造成了冲击。这一切外在因素,都为熊式一后来的生涯变故,埋下了伏笔。

熊式一蔡岱梅结婚照
熊式一蔡岱梅结婚照

1944年的熊式一暂时还没想到这些,那时,凭借《王宝川》走红的他,又出版了畅销小说《天桥》,依靠版税过上了不错的日子。为了孩子们的教育环境,熊式一举家迁往牛津市,租下了一套房。很快,热情好客的他,家中就聚集了所有华人圈中的文化名人,中国人来到牛津几乎都要到他家拜访,胡适、卞之琳、华罗庚等人都是他的座上宾。他并没想到,此时依然是社交圈红人的他,会从此开启人生艰难的下半场。

熊式一一家在伦敦家中下棋
熊式一一家在伦敦家中下棋

在英国的这些年,因为性格大手大脚,花钱缺乏计划性,熊式一的生活中早已经隐藏了不少麻烦。虽然他有畅销的作品,但后续的出版合约并未按时完成,仅靠稿费生活,收入并不稳定。熊家的经济状况逐渐变得入不敷出。他和妻子蔡岱梅都在想办法多赚钱。他很早就开始给BBC撰写新闻稿,后来在剑桥大学也有短期的教职。富有才华的蔡岱梅甚至亲自撰写了一本小说《海外花实》,也卖得不错。但这些收入依然杯水车薪。因为财务问题,他和妻子的关系也开始产生裂痕。

在伦敦,熊式一和三个在牛津读大学的孩子
在伦敦,熊式一和三个在牛津读大学的孩子

以熊式一的性格,他一定不会放弃努力,但是过去的好运似乎真的在不断耗尽。1954年,新加坡即将成立南洋大学(今南洋理工大学),林语堂受邀任校长,他欣赏熊式一的能力,邀请他前往新加坡和他共事,担任该校文学院院长。这是一份稳定的、能解决生计问题的工作,于是,熊式一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旅程。但事与愿违,因为复杂的办学情况、人事问题等原因,林语堂和熊式一陆续辞职,没能留在新加坡。

当时,世界各地的文化人才齐聚中国香港。熊式一也看好香港的发展,离开新加坡,他选择去中国香港谋生,在那里筹备《王宝川》的中文电影版。但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王宝川》电影版没有复制出当年的成功,但他一直留在了香港。后来的三十多年里,熊式一开始用中文写作剧本和小说。他依旧热心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还在香港、台湾创建了清华书院,培养了很多文科人才。可惜的是,那段时间,中国内地处在特殊时期,熊式一的中文作品又错失了进入内地的机会。

晚年的熊式一将自己的生活、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但他的人生舞台,早已经从华美的大剧场,转到了安静、落寞的小剧场。从去新加坡开始,他就和妻子、儿女分隔各地,妻子蔡岱梅在英国,子女中有的回到中国大陆工作,有的在海外生活。过去的朋友逐渐衰老、死去,他的寂寞与日俱增。他也开始稍稍低头,晚年,在写给妻子蔡岱梅的信中,他开始感叹:“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难得的是,不管境遇如何,熊式一的性格一直一如从前。对老朋友,他可以不计前嫌,慷慨相助,对新朋友,他依旧热情大方。郑达讲了两个能够体现熊式一性格的故事。1945年,胡适到牛津大学接受法学博士学位时,因为战后物资供应紧张,没有找到博士服,便向熊式一求助,熊式一没有计较胡适曾经忽略过他的作品,很快就帮他找到了。而在熊式一晚年,剧作家杨世彭也和他成为好友。二人第一次见面时,熊式一手上戴了两块名贵的手表,显示两个不同时区的时间,他马上把其中的一块摘下来送给杨世彭,作为晚辈的杨世彭拗不过,只得接受了其中较便宜的那块。

这种性格,在顺风顺水时造就了熊式一的辉煌,但在不顺时也加剧了他的落寞。要强的熊式一把这种落寞藏了起来,在晚年,他依旧以过去那种轻快活泼的形象示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美国等地都留下过他的身影。他试图寻找一个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的落脚之地,甚至在晚年还计划着要写作、教书为生,继续讲中国人的故事。

他晚年的漂流,并没有随着生命的结束而结束。去世之后,熊式一的骨灰又跟随后人在海外多个地点辗转,直到2011年,后人们决定,将他的骨灰和长女熊德兰、长子熊德威的骨灰一起安葬在北京,一切才终于尘埃落定。北京曾是他求学的地方,是他文学梦奋斗的起点,也是他多位亲人的安家之处。或许,在生命的最终时刻,那个一生锲而不舍,辗转各地的熊式一,想到能够与亲人团聚,也终会体验到一丝回家的温暖。

作品

小说

  • 《天桥》 ,高原出版社,1961年。

剧作

  • 《The Story of Lady Precious Stream》(王宝川) ,英国麦勋书局出版,1934年、台北中央图书供应社,1972年12月
  • 《财神桥》,立达书局,1932年5月
  • 《梁上佳人》,世界文物出版社,1960年
  • 《萍水留情》,世界文物出版社,1962年
  • 《女生外向》,世界文物出版社,1962年
  • 《事过境迁》,1968年
  • 《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9年
  • 《王宝钏》,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0年
  • 《王宝钏》(中英对照本),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标签: 林语堂, 熊式一, 作家, 陈寅恪, 梅兰芳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