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晏殊 下的文章

晏几道

概述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晏殊村人。晏殊之子。宋代词人。

晏几道出身名门,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诗词天赋,14岁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凭借《鹧鸪天》名扬天下。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17岁的晏几道结束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治罪,晏几道因此受到牵连,被送进牢狱,后得以释放。晏几道和在京城等待新官职的黄庭坚走得很近。后晏几道决心远离官场,寄情于诗词创作。至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晏几道在寂寞困顿中逝世。

晏几道存世的词集《小山词》260首词作中,长调仅有3首,其余全为小令。晏几道的诗词所表达的寓意深远,为宋代最浪漫的词作。晏几道是北宋词坛写小令“第一人”,正是因为其创作,小令才能成为日后流行的词调体式之一。在李商隐、李煜、黄庭坚等一众曾借梦抒情的文人中,晏几道堪称其中的高手。晏几道以梦写情的创作手法,对后世词坛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个人成就

著有《小山词》一卷,存词260首,其中长调3首,其余均为小令。他的小令词在宋初发展到一个高峰,用清壮顿挫的艺术性,揉合了晏殊词典雅富贵与柳永词旖旎流俗特性,既雅又俗的歌词合乐的典型音乐形象,使词这种艺术形式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并取得扭转雅歌尽废的历史性作用。

作品风格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晏几道的词经常都是多愁善感。可能与他晚年家道中落有关,他在《小山词自序》中回忆说:“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离合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全宋词》存录有二百六十余首。

轶事典故

大观元年(1107年),权倾天下的奸相蔡京在重九、冬至日,几次派人请晏几道写词。晏几道无奈之下,写了两首《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竟然没有一句言及蔡京。一个绝佳的拍高官马屁以求升官的机会就这样流逝了。不识时务的晏几道终其一生,也仅做到通判这类小官。

人物评价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等小吏。

名人点评

黄庭坚《小山词序》:寓以诗人之句法,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晏氏父子仍步温、韦,晏几道精力尤胜。

陈廷焯《词坛丛话》:北宋之晏叔原,南宋之刘改之,一以韵胜,一以气胜,别于清真、白石外,自成大家。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子晋欲以晏氏父子追配李氏父子,诚为知言。彼丹阳、归愚之相承,固琐琐不足数尔。

夏敬观《吷庵词评》:晏氏父子,嗣响南唐二主,才力相敌,盖不特词胜,尤有过人之情。叔原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哀丝豪竹,寓其微痛纤悲,宜其造诣又过于父。山谷谓为“狎邪之大雅,豪上之鼓吹”,未足以尽之也。

又:殊父子词,语浅意深,有回肠荡气之妙;晏几道殆过其父。

王灼《碧鸡漫志》:叔原词,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其词在诸名胜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毛晋汲古阁本《小山词跋》:诸名胜词集,删选相半,独《小山集》直逼花间,字字娉娉袅袅,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苹、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

刘熙载《艺概》:叔原贵异,方回赡逸,耆卿细贴,少游清远,四家词趣各别,惟尚婉则同耳。
陈匪石《声执》:至於北宋小令,近承五季。慢词蕃衍,其风始微。晏殊、欧阳修、张先,固雅负盛名,而砥柱中流,断非晏几道莫属。

又:珠玉、小山、子野、屯田、东山、淮海、清真,其词皆神于炼。不似南宋 名家,针线之迹未灭尽也。

吴世昌《词林新话》:《小山词》比当时其它词集,令读者有出类拔萃之感。它的文体清丽宛转如转明珠于玉盘,而明白晓畅,使两宋作家无人能继。

又:静安以宋词比唐诗,曰:“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云。则静安于叔原词所知犹为皮相也。又日:“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以小山不足比淮海,静安非知小山者。

郑骞《成府谈词》:小山词境,清新凄婉,高华绮丽之外表,不能掩其苍凉寂寞之内心,伤感文学,此为上品。《人间词话》云:“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是犹以寻常贵公子目小山矣。

又:小山词伤感中见豪迈,凄凉中有温暖,与少游之凄厉幽远异趣,小山多写高堂华烛、酒阑人散之空虚,淮海则多写登山临水、栖迟零落之苦闷。二人性情家世环境遭遇不同,故词境亦异,其为自写伤心则一也。

作品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宋代〕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蘋 通:苹)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几道〔宋代〕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长相思·长相思

晏几道〔宋代〕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清平乐·留人不住

晏几道〔宋代〕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晏几道〔宋代〕

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宋代〕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今番同。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晏几道〔宋代〕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晏几道〔宋代〕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晏几道〔宋代〕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晏几道〔宋代〕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殊

概述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西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人,北宋前期政治家、婉约派词人,与欧阳修并称“晏欧”。晏殊是词人晏几道父亲,世称晏殊为大晏,晏几道为小晏。

晏殊自幼能作文章。景德二年(1005年),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任秘书省正字。累迁至知制诰、翰林学士。因为人慎密而受到宋真宗赏识。宋仁宗即位后,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学,一度升至枢密副使,后因得罪刘太后而出知应天府。其后仍被召回朝中,历任御史中丞、三司使、参知政事等职。仁宗亲政后,愈发受到重用,于庆历二年(1042年)自知枢密院事进官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正式拜相。两年后因事罢相,带工部尚书衔出知颍州,移知陈州、许州、永兴军、河南府等地,累封临淄公。至和元年(1054年),晏殊因病自请入朝,翌年(1055年)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邀请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晏)殊始”。晏殊工诗善文,尤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传诵颇广。平生所作诗文据传逾万篇,今仅存《元献遗文》《珠玉词》;又编类书《类要》,存宋以前古书极其丰富。

家族

关系姓名及生卒年简介
高祖父 晏墉(835-891) 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进士,官终江南西道观察判院,并定居高安。
高祖母 王氏(839-895) 生平不详。
曾祖父 晏延昌(861-926) 举家徙居临川。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曾祖母 张氏(861-930) 后赠陈国太夫人。
祖父 晏郜(891-971) 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英国公。
祖母 傅氏(894-963) 后赠许国太夫人。
父亲 晏固(944-1013) 后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秦国公
母亲 吴氏(946-?) 封唐国太夫人。
兄长 晏融 宋仁宗时曾任殿中丞。死后赠金紫光禄大夫。
弟弟 晏颖 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赐进士出身,早逝。
元配 李氏 工部侍郎李虚己之女。或早逝。
继室 孟氏
王氏
屯田员外郎孟虚舟之女,封钜鹿郡夫人。
建雄节度使王超之女,封荣国夫人。
长子 晏居厚 官至大理评事,早逝。
次子 晏承裕 一作晏成裕,曾任尚书屯田员外郎。
三子 晏宣礼 曾任赞善大夫。
四子 晏崇让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及第。宋哲宗时累官知颖州。被认为是晏殊诸子中唯一“能守其家者”。
五子 晏明远 曾任大理评事。
六子 晏祗德 曾任大理评事。
七子 晏几道(1038-1110) 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与晏殊并称“二晏”。曾任开封府判官等职。
八子 晏传正 一说为晏殊第九子。曾任太常寺太祝。
长女 晏氏(?-1087) 嫁同平章事富弼,封周国夫人。
次女 晏氏 嫁三司使杨察。

著作

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多佚散,现存《珠玉词》一卷传于世。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

晏殊的词在北宋时期被认为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其词工于造语,多是会友宴游之作,多以男欢女悦、别绪离情为内容,风格闲雅清婉,词风和婉明丽,风流蕴藉。其词集《珠玉词》共有120多首词。

晏殊的作品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清平乐》)、“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木兰花》)、“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诉衷情》)等等,不可胜数。

影响

晏殊自少好学,能诗善词,晚年仍孜孜学习,不知疲倦,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而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冯煦《蒿庵论词》称之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与欧阳修共“开江西一派”。
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认为,晏殊在词史中地位主要是承先启后,以名公巨卿的身份和大量的优秀词作带动了词坛的繁荣,即“临川(晏殊)珠玉继阳春,更拓词中意境新”。

一方面,晏殊词大多为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晏词有的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多有清新之辞、娴雅之气。其词还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人生体悟,具有士大夫的气质,可谓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过渡者。晏殊也是北宋专攻令词并以此名世的第一人。

另一方面,晏殊词风格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婉转和谐。他善于捕捉瞬间情景,即景传情,构造缠绵悱恻的情词,多有继承南唐的风格和形式,尤其受到冯延巳词风影响较大,学习冯词的明丽与疏朗,脱去了花间派的脂粉气,多所创新。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代表作有《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近代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属于“第一境界”。

  • 诗文

晏殊的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为天下所宗”;他还创作了上万首“闲雅有情思”的诗歌,其诗则有闲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绪。宋祁《笔记》载:“晏相国,今世之工为诗者也。末年见编集者乃过万篇,唐人以来所未有。”

评价

曾致尧:“晏奉礼他日贵甚,但老夫不及见子为相耳。”

欧阳修
①由王官宫臣,卒登宰相。凡所以辅道圣德,忧勤国家,有旧有劳,自始至卒,五十余年。
②自少笃学,至其病亟,犹手不释卷。……其为政敏,而务以简便其民。其于家严,子弟之见有时,事寡姊孝谨,未尝为子弟求恩泽。

刘挚:“我仁祖之初,亦以盛年嗣服,用李维、晏殊为侍读,冯元、孙奭为侍讲。惟兹数人,皆名儒宿德,极天下之选。”

脱脱、阿鲁图《宋史》
①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②殊、籍、随、得象皆起孤生,致位宰相。籍通晓法令,随练习民事,皆能用其所长。然籍终至绌免,随数遭谴斥,何其才之难得也。得象浑厚有容,殊喜荐拔人物,乐善不倦,方之诸人,殊其最优乎!

赏析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代: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玉楼春·春恨

宋代: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代: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宋代: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

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

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喜迁莺·花不尽

宋代:晏殊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

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

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