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

裘曰修
裘曰修 (图片:出自于清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清代学者像传》)

概述

裘曰修(1712年—1773年),字叔度,一字漫士,号诺皋,清代名臣、文学家、水利专家,江西省南昌府新建县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乾隆元年顺天乡试举人。乾隆四年(1739年)己未科二甲第七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五迁至侍郎,历官兵、吏、户诸部。乾隆二十年(1755年)五月,因漏言胡中藻事,下部议夺职,左授右中允。十二月,擢吏部侍郎。乾隆二十一年,令在军机处行走。师讨准噶尔,命如巴里坤董军储。历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官至工部尚书。熟稔南北河渠水利,能治水。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闰三月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不久卒。谥文达。葬于梅岭景区皇姑墓。

成就

政治
裘曰修在治水疏河方面功绩卓著,对当时的黄河、淮河等进行治理,领导治水二十八处、开河六十五条,完成堤防工程三千余里,裘曰修主要对黄河、大运河、淮河等进行疏浚和治理。在京城期间,他还参与规划修建现在北京的北海、中南海等引水工程建设。他立于水利工程的全局看问题,抓住洪水泛滥成灾的关键所在,探究洪水泛滥的源与流的辩证关系。他所著《治河论》上中下三篇,是我国治水理论中的宝贵财富。

文学
裘曰修文化底蕴深厚,博学多才,曾任《清会典》总裁、《四库全书》馆总裁。奉敕撰修《西清古鉴》、《钱录》、《秘殿珠林》、《石渠实笈》、《热河志》、《太学志》等文集和奏议十卷,诗集十二卷。裘曰修多次主持乡试会试,是纪昀的受业师。

军事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军占领伊犁,厄鲁特蒙古作乱,兆惠奉命平叛,清军每月激战数十次,仍摆脱不了叛军围攻,清军杀马充饥,无骑步战,且战且退。此时,裘曰修奉命办理巴里坤军务,赐御用红绒结顶冠、御衣一袭,以宠其行。裘曰修到达巴里坤后,立即调运西安大米到前线,又组织甘肃驼队运粮,既节省了运费,又保证了前线的急需,直至平叛取得胜利。

作品

《裘文达公文集》、《治河论》、《上元节行次中山店作》》《诺亭诗钞》。

评价

乾隆皇帝:“品学端醇,才献练达。”

《清史稿》:“修奉使治水,利泽施於生民。”

《太子少傅工部尚书裘文达公神道碑》:“公本以文学受知,始终与书局相终始。”

《中州治河碑》:“不惜工,不爱帑,不劳民,上源下流,以次就治。”

亲属

父亲:裘君弼,清康熙丁丑(1697年)进士,曾任浙江建德县知县,后调任吏部。

母亲:王氏,世居江宁秣陵关,识诗书、工刺绣,今故地尊为苏绣著名传人。

夫人:熊氏。

长子:裘麟,曾任翰林编修,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京城去世。

次子:裘行简,官至直隶总督,嘉庆十一年(1806年),卒于任上。

纪念

裘曰修及其夫人熊氏合葬墓,俗称皇姑墓。熊氏,南昌县人,传说举止仪态酷似乾隆皇帝死去的妹妹,被皇太后认作义女,因称皇姑。皇姑墓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是迄今江西省罕见的大型地表墓葬。1986年被列为南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故事

裘文达公为水神

在清代的各类笔记中,记录了很多清朝官员死后成为河神、水神、城隍神的故事。而这些官员生前有的为朝廷重臣,声名显赫,他们为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正直清廉。清代诗人、文学家袁枚在《子不语》“裘文达公为水神”篇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裘日修(1712年—1773年),字叔度,一字漫士,江西南昌新建人。乾隆年间先后中举人、进士,裘日修从任编修起,多次在兵部、户部、吏部任职。是清代名臣、文学家、水利专家。

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清军出征准噶尔之前,裘日修向乾隆帝面奏军务机宜,深得乾隆帝之心,即获赐御衣冠。随后,他前往北疆,传达圣意,占领伊犁,并最终消灭了准噶尔汗国。第二年,几个准噶尔部降将反叛,清军再度出征伊犁,并协同陕甘督抚满洲诸将军平叛。一介书生,冒着危险奔赴万里,“下协边情,上符睿算”,实是近代儒臣所未有也。

裘日修为人善应变,处世通达,偏于慈惠。他在做司寇时,上奏请求免除盗取人参者的死刑。每当诸大臣拿不定主意、想探究圣意但迟疑不前时,他则独自发声,宁可冒犯皇上也绝不有所隐瞒。乾隆帝念其忠心耿耿,虽然时有严训,但对他始终恩礼如初。

裘日修最为擅长治水,曾八次勘察水利,三次到河南,两次到江南,其它则是在直隶。他治水先确定造成水患的原因,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应对之法。他治理的黄河、淮河、淝水、济水、伊河、洛水、沁水、汜水等,共九十三河,俱有成效,并成为后世治水的参照之法。

六十二岁那年,裘日修因病去世。在他生病期间,皇帝亲自写诗问候,给他送去的医药不绝于道,还加封其为太子少傅。他去世那天,公卿士大夫素车塞路,外省守河堤的老兵、烟墩戍卒皆泣叹,还有失声痛哭者。死后,上赐谥“文达”,入贤良祠。

相传裘日修临终之际,对家里人说:“我前世原是南京燕子矾的水神,如今就要去归位了。我死后,你们送灵柩回江西,一定要经过燕子矶,那儿有座关帝庙,你们可以进庙里去求签。如果所求得的是上上第三签,我仍然是水神。如果不是的话,我也许已遭贬谪,不能复位了。”说完,他就去世了。

家里人听了这番话,都半信半疑。只有一位老仆人非常相信,他很肯定的说:“裘公是王太夫人所生。王太夫人是南京人,当年渡江时,曾在燕子矾水神庙求子。晚上梦见一位穿官服、持笏板的人来说:‘给你个儿子,而且给你个好儿子。’果然,一年后生了裘公。”这次,裘日修的妻子熊夫人,带着裘公的灵柩回乡,途经燕子矶,按照裘公临终遗言:到关帝庙去求签。果然,得了上上第三签,全家人受到感动,大哭起来,烧了大量纸钱,浮满了江上,又在庙里边立了裘公的神位,并树立了尹文端公为裘文达公撰写的诗碑。

那年,我(袁枚自称)到苏州去,船行在燕子矶,遇到顶头风,不能走。于是,我向裘日修的神位作揖,并在墙上题诗说:“燕子矶边泊,黄公垆下过。摩挲旧碑碣,惆怅此山阿。短鬓皤皤雪,长江渺渺波。江神如识我,应送好风多。”第二天,果然起了大顺风,使我所坐的船,得以顺风而行。

彭元瑞

概述

彭元瑞(1731年—1803年),字掌仍,号芸楣,江西南昌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任礼、兵、工三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每次遇见民间水旱疾苦,一定反复具陈,甚至于痛哭。乾隆常笑他:“汝又来为百姓哭矣!”彭元瑞博学强记,善对楹联,时有令誉。彭元瑞身居纪晓岚门下的第一把交椅。纪晓岚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时,彭元瑞是十位副总裁之一。乾隆称其与蒋士铨为“江右两名士”。

乾隆五十五年十二月,武英殿校录缺出,彭元瑞替女婿饶文震咨送,引起诸生不满;乾隆五十六年(1789年),彭元瑞之侄彭良馵为子贿买吏员执照,事发,良馵以家有老母求饶,彭元瑞替其容隐。先后被御史初彭龄、张鹏展参奏,遭革职,日后客居怀庆。嘉庆八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勤。

生平

彭元瑞与其父廷训、弟元珫、子翼蒙,一家三代四人皆为翰林。成就较大者为元瑞。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继授编修。乾隆帝手谕嘉奖他为“异想逸材”,历任礼、工、户、兵、吏五部尚书,及《续三通》馆、《四库全书》馆、《清会典》馆总裁。嘉庆四年(1799)充《高宗实录》总裁。在朝有“智囊”之称,朝廷礼仪、制度等重大著作多由他裁定。

彭元瑞博学多识,精于古代器物、书画的鉴定,先后编成《秘殿珠林》、《石渠宝及》、《西清古鉴》、《宁寿鉴古》、《天禄琳琅术目》等图籍、目录。他的诗文有《恩余堂辑稿》、《经进稿》、《宋四六话》、《知圣道斋读书跋》等。乾隆帝六十、七十、八十寿诞时,他分别献上诗词《万福集成赞》、《古稀颂》和《万寿衢歌》三百首,受到皇帝嘉奖。

乾隆帝有“对联天子”之称,彭元瑞亦精于对联。一次,乾隆宴见词臣时曾出半联:“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彭元瑞即席对曰:“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顷刻间四座倾服。

彭元瑞小楷《御制耕耤诗》

影响

彭元瑞以文学被知遇,目录学功底极厚。根据内廷藏书及书画、鼎彝,辑《秘殿珠琳》、《石渠宝籍》、《西清古鉴》、《宁寿鉴古》、《天禄琳琅》诸书,他出力较多。乾隆中主编《天禄琳琅书目》及续编,互见别出,各有源流。前编书目10卷,400部;后编20卷,663部,各收书12 258册。曾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与纪昀称为“南北两才子”。

收藏图书颇丰,自称“借抄范氏‘天一阁’、吴氏‘小山堂’、马氏‘丛书楼’、鲍氏‘知不足斋’,虽未能略备,然颇费心力,它日当结庐数楹其中,与乡人士共读之。”所藏之书皆手校手跋,收藏有宋元本众多,藏于“知圣道斋”中。所抄书有140余种,数千卷,版心有“知圣道斋抄校书籍”字样。有《知圣道斋书目》4卷,著录图书千余种,刻入《玉简斋丛书》中。作《知圣道斋读书跋尾》2卷,辑录其读书跋文113篇。辑刻有《钧台遗书》5种。藏书印有“南昌彭氏”、“知圣道斋藏书”、“遇者善读”、“岁乡村夫”、“知圣道斋抄校书籍”、“彭之椿”等。晚年家贫,藏书归于朱学勤“结一庐”。著有《经进稿》、《恩余堂稿》等。

彭元瑞小楷《御制耕耤诗》

作品

自题联

门心皆水;

物我同春。

自题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题春联

一代翰林风月手;

六朝兰锜谢王家。

赠蒋士铨

三千水击鹏渔上;

百二蜂环雁荡南。

赠乐清林

心之光明犹火也;

神而变化其龙乎。

题某关帝、火神、龙神合庙

桃花万树春风里;

瀑布一帘化雨中。

题浙江永康五峰书院

杭州太守湖山美;

康节先生安乐窝。

赠杭州太守邵齐熊

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

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

视学浙江题学署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自题堂联

旧事总惊心,阶前桧贼;

感时应溅泪,庙侧花神。

题杭州西湖岳墓

兵法读春秋,必有文事;

官箴严月旦,无作神羞。

题江苏学署关帝庙

赖社稷之灵,国有君矣;

竭股肱之力,死以继之。

题杭州于忠肃祠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集句题堂联

两点金焦,到山时不如望;

一庵海岳,怀古者见其人。

题镇江北固山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自题

塞雁初回,江静林昏成独梦;

陇梅欲寄,蹄轻鞍稳更何人。

题大庾岭梅关

心怆老门生,执馈缝衣怜雪立;

思醲贤宰相,醊巵经被报春晖。

挽董诰母

匪特茑箩亲,髫同笔研相将老;

空怀松菊志,家少田园竟不归。

挽钟碧溪

氷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

丁香花,百人头,千人头,万人头。

对乾隆

人爵贵,天爵更贵,解组学鸟巢反哺;

帝星升、臣星先殒,骑箕为龙驭前驱。

挽曹文埴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方缥缈奏丹墀。

纪晓岚戏对彭元瑞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

彭元瑞对乾隆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彭元瑞、纪昀题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殿

包罗海岳之才,久矣韩文能立制;

绘画乾坤之手,惜哉尧典未终篇。

喻昌
江南圣医喻嘉言

概述

喻昌(1585年—1664年),字嘉言,号西昌老人,中国江西新建(今南昌)人,明末清初著名中医学家。《清史稿》卷 502〈喻昌传〉载:“喻昌,幼能文,不羁,与陈际泰游。明崇祯中以副榜贡生八都止书言事,寻诏征不就,往来靖安间,披剃为僧,复蓄发游江南。顺治中侨居常熟,以医名,治疗多奇中,才辩纵横不可一世。”他医术精纯,对伤寒论有深入心得,又致力于写作与教授生徒,最具代表性的是《喻嘉言医学三书》-《寓意草》、《尚论篇》、《医门法律》,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与张璐、吴谦,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名医”。

喻昌与中医理论

喻氏之三纲学说
喻昌是研究《伤寒论》的著名医家之一。他认为,四时虽均有外感,但张仲景独详于伤寒,治伤寒之法,可变化而用于其他外感,故伤寒为四时外感之大纲。而在“伤寒六经中,又以太阳一经为大纲;而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这就形成了喻昌三纲学说的主要观点。风伤卫用桂枝汤,寒伤营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用大青龙汤。用之得当,风寒立时解散,不劳余力。喻氏倡导三纲说的含义在于,麻黄、桂枝、青龙三方主治太阳表证。若表证辨治得法,则不会出现种种变证及传经之病,而能将伤寒病治愈于得病初期。因此,喻氏之三纲学说体现了张仲景早期治病的思想,虽然后世对此观点是否符合仲景原意,有无临床实际意义提出异议,但应当看到喻氏之说的积极意义。

对燥症的认识
至于燥气病机,喻氏认为,入秋并不遂燥,是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燥令乃行。虽然燥生于秋冷,但其性异于寒湿,却常偏于火热,这是因为“燥位之下,火气承之”,燥盛而兼火化之故。《内经》提出“燥胜则干”,故临床所见,干于外则皮肤皴揭,干于内则精血枯涸。津液耗竭,出现种种变化。总之,燥之为病,火热为盛而致。燥为秋金主气,故易伤肺脏。早在《内经》中就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的认识。这是燥伤于肺的病症。对于燥病的治疗,喻氏创立了著名方剂清燥救肺汤,该方由桑叶、煨石膏、生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麦门冬、杏仁、枇杷叶等药组成,以治疗诸气膹郁,诸痿喘呕,肺之燥者。其用药的宗旨,强调治燥忌用辛香行气之品,以防伤津助燥。总之,喻氏于燥之论述,从其邪气生成,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临床用药一一加以论述,可谓对燥症深刻认识的一大家,其影响十分深远,被后世医家所推崇,仍有很大影响。

诊治规范
喻昌十分注意诊治规范,并撰有专文讲述医案的书写。他说,书写医案时,必书“某年某月某地县,人年纪若干,形之肥瘦长短若何,色之黑白枯润若何,声之清浊长短若何,人之形志苦乐若何,病始何日,初服何药,次后再服何药,某药稍效,某药不效,时下昼夜孰重,寒热孰多,饮食喜恶多寡,二便滑涩无有,脉之三部九候何候独异,二十四脉中何脉独见,何脉兼见,其症或内伤,或外感,或兼内外,或不内外,依经断为何病,其标本先后何在,汗吐下和寒温补泻何施,其药宜用七方中何方,十剂中何剂,五气中何气,五味中何味,以何汤名为加减和合,其效验定于何时,一一详明,务令丝毫不爽。”也就是说,需要仔细而全面地收集病症,不仅包括望闻问切的有关情况,同时亦包括天时、地理等自然情况,不仅包括各种病症表现,也包括致病的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辨证,正确施治。喻氏建立的这一诊治规范,充分体现了喻氏强调辨证论治的思想,注重科学、严谨的作风。

“大气”的认识
喻昌认为,人体之中存在有“大气”统摄于周身。正是由于大气的作用,才使五脏六腑、大小经络发挥各自的功能活动。若大气一衰,则人身的气机运动无源,既不能升降,又不能出入,致使“神机化灭,气立孤危”,再甚者则危及生命。正由于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喻氏深刻加以研究。他认为人身之大气,即胸中之气,其气包举于肺之周围。由于大气的作用,使脏腑经络功能得以发挥,营卫之气得以统摄。而大气充斥于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环流不息,致使通体活动功能正常,生命活力旺盛。大气虽为胸中之气,然胸中还存在着膻中之气、宗气。喻氏认为,膻中之气、宗气与大气虽出于同一部位,但有所不同,应当加以区分。
膻中之气为臣使之官,有其职位,说明有其具体的作用。大气则无可名象,没有具体作用,有如太虚之中包举地形一样,主持着整个自然界。宗气与营气、卫气分为三隧,虽为十二经之主,但有隧而言,说明有具体所指,而不同于大气之空洞无着落,二者亦不相同。因此,大气高于宗气、膻中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人身各种气均在大气的统摄之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以维持全身的功能活动。此即喻氏论大气的主要观点。该观点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大气,创立升陷汤等,均与该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文中论大气虽强调其对人身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而在治疗时仍停留在既往一般用药水平,理论与治疗似有不合拍之处。其将大气与宗气、膻中之气加以区分,但其如何运用于临床实际,尚未阐发十分深入,故而后人不采纳其说者亦有之。

历史评价

喻昌在中医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贡献,不仅于《伤寒论》的研究独有体会,倡导三纲学说,而且对于中医基础理论问题颇有建树。其大气论、秋燥论的观点亦为后世所称许。此外,其强调辨证施治,倡导诊治规范,亦很有学术价值。至于其临床经验亦十分丰富,治痢用活人败麦散以逆流挽舟,治关格用进退黄连汤升降阴阳等,都被后人所推崇。故而,喻氏成为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名噪一时。

明末名医喻嘉言论进退黄连汤

喻昌曰,黄连汤者,仲景治伤寒之方也。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以其胃中有邪气,阻遏阴阳升降之机,而不交于中土,于是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腹中痛,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欲呕吐,与此汤以升降阴阳固然矣。而湿家下之,舌上如胎者,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亦用此方何耶?后人牵强作解,不得制方之旨,又安能取裁其方耶?盖伤寒分表里中三治,表里之邪俱盛,则从中而和之,故有小柴胡汤之和法,于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助胃之中,但加柴胡一味透表,黄芩一味透里,尚恐圭角少露,有碍于和,于是去滓复煎,漫无异同。饮入胃中,听胃气之升者,带柴胡出表;胃气之降者,带黄芩入里,一和而表里之邪尽服。其有未尽者,加工治之,不相 格矣。至于丹田胸中之邪,则在于上下,而不为表里,即变柴胡汤为黄连汤,和其上下,以桂枝易柴胡,以黄连易黄芩,以干姜代生姜。饮入胃中,亦听胃气之上下敷布,故不问上热下寒,上寒下热,皆可治之也。夫表里之邪,则用柴胡、黄芩;上下之邪,则用桂枝、黄连;表里之邪,则用生姜之辛以散之;上下之邪,则用干姜之辣以开之,仲景圣法灼然矣。昌欲进退其上下之法,操何术以进退之耶?前论中求之于中,握枢而运,以渐透于上下。俟其荣气前通,卫气前通,而为进退也。然而难言之矣,格则吐逆,进而用此方为宜。盖太阳主开,太阳不开,则胸间窒塞,食不得入,入亦复出,以桂枝为太阳经药,和荣卫而行阳道,故能开之也。至于五志厥阳之火上入,桂枝又不可用矣,用之则以火济火,头有汗而阳脱矣,其关则不得小便。退之之法,从胃气以透入阴分,桂枝亦在所不取,但胃之关门一开,少阴主阖,少阴之气不上,胃之关必不开矣,昌意中尤谓少阴之脉沉而滞,与趺阳之脉伏而涩,均足虑也。《内经》常两言之∶曰肾气独沉,曰肾气不衡。夫真气之在肾中,犹权衡也,有权有衡,则关门时开时阖;有权无衡,则关门有阖无开矣。小溲亦何从而出耶?是则肾气丸,要亦退之之中所有事矣,肾气交于胃,则关门开;交于心,则厥阳之火随之下伏,有不得不用之时矣。进退一方,于中次第若此,夫岂中人所能辨哉?

【律四条】

凡治关格病,不知批 导 ,但冀止呕利溲,亟治其标,伎穷力竭,无益反损,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参诊人迎趺阳太冲三脉,独持寸口,已属疏略。若并寸口阴阳之辨懵然,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辨脉之阳虚阳实阴虚阴实,而进退其治,盲人适路,不辨东西,医之罪也。

凡治关格病,不崇王道,辄操霸术,逞己之能,促人之死,医之罪也。

魏良辅

概述

魏良辅(1489-1566),字师召,号此斋,晚年号尚泉、上泉,又号玉峰,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明朝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官工部、户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广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东左布政使,三年后致仕,流寓于江苏太仓。为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

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

生平

魏良辅熟悉音律,初习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钻研南曲。他的家乡盛行弋阳腔,而他却厌鄙弋阳,为改变所处的艺术环境,于嘉靖年间(1522——1565年)来到了当时南戏北曲十分活跃的太仓,居住在太仓南码头(现太仓市南郊镇)。

在当地驻军中,有很多人通晓音律,魏良辅常与他们切磋技艺和商讨乐理。这时,他结识了驻地的一位南曲专家、太仓卫百户过云适,常向他请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过认为满意了方肯罢休。他还请教从安徽寿州(今寿县)发配至太仓的善弦索、北曲的戏剧家张野塘。当时张正在军中服役,对魏的求教欣然应允,两人结为挚友。后来魏良辅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张野塘。

以后,魏良辅在过云适、张野塘等人的协助下,吸收了当时流行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调的某些特点,对流传于太仓昆山一带的戏曲唱腔进行加工整理,将南北曲融合为一体,既可使南曲“收音纯细”,又可命名北曲“转无北气”,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平直无意韵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种格调新颖、唱法细腻、舒徐委婉的“水磨腔”(昆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

同时,魏良辅对伴奏乐器也进行了改革。原来南曲伴奏以箫、管为主要乐器,为了使昆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将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乐器集合于一堂,用来伴奏昆腔的演唱,获得成功。魏良辅从此名声大振,被誉为“国工”、“曲圣”,乃至昆腔(南曲)“鼻祖”。

著有《曲律》(一名《南词引正》)一书,是论述昆腔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

什么叫“水磨腔”?

沈宠绥《度曲须知‧曲运隆衰》

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流寓娄东、鹿城之间。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也,尽洗乖声,别开堂奥,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所度之曲,则皆“折梅逢使”、“昨夜春归”诸名笔;采之传奇,则有“拜星月”、“花阴夜静”等词。要皆别有唱法,绝非戏场声口。腔曰“昆腔”,曲名“时曲”;声场禀为曲圣,后世依为鼻祖。盖自有良辅,而南词音理,已极抽秘逞妍矣。

我吴自魏良辅为“昆腔”之祖,而南词之布调收音,既经创辟,所谓“水磨腔”、“冷板曲”,数十年来,遐迩逊为独步。

魏良辅如何创发“水磨腔”

曲家魏良辅是如何的从唱腔改革昆山腔呢?简单说来,他是透过与同道的切磋,广汲博取,融合南北曲唱腔的优点而创发出来的;而这其间更有乐器的改良。

先说魏良辅与同道的切磋。

魏良辅根据李开先《词谑》的记载,他原本不过是众多弹唱家之一。《词谑》云:

琵琶有河南张雄……如余姚董鸾、丰县李敬、谷亭王真、徐州邹文学,……昆山陶九官、太仓魏上泉,而周梦谷、滕全拙、朱南川,俱苏人也:皆长于歌而劣于弹。……魏良辅兼能医。

可见在嘉靖间,魏良辅初起时不过是位“兼能医”、“长于歌而劣于弹”的人。而到了万历元年,他已成了远近知名的歌唱家。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五“正俗二”条:

松江近日有一谚语,盖指年来风俗之薄。大率起于苏州,波及松江。二郡接壤,习气近也。谚曰:一清诳,圆头扇骨揩得光浪荡;……九清诳,不知腔板再学魏良辅唱。……此所谓游手好闲之人,百姓之大蠹也。官府如遇此等,即当枷号示众,尽驱之农。不然,贾谊首为之痛哭矣。

何氏《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以后写于万历元年(一五七三),由所云“不知腔板再学魏良辅唱”,可知那时魏氏声名已经远播,那么在这期间,他何以致此声名呢?
明张大复(明嘉靖三十三年至明崇祯四年,一五五四—一六三○)《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二“昆腔”条:

魏良辅,别号尚泉,居太仓之南关。能谐声律,转音若丝。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属,争师事之惟肖。而良辅自谓勿如户侯过云适,每有得必往咨焉,过称善乃行,不,即反复数交勿厌。时吾乡有陆九畴者,亦善转音,愿与良辅角,既登坛,即愿出良辅下。

张大复系昆山人,年辈离魏氏不远,其《梅花草堂笔谈》写于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前后,故所言当可信。当魏氏创发水磨腔时,有他推服的过云适,有和他角胜负的陆九畴,有追随他师事他的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人,他们彼此切磋乐理和唱法以提升昆山腔的艺术水准是可以想见的。

对此与张氏年辈相仿的潘之恒(明嘉靖三十五年至明天启二年,一五五六—一六二二),在其《鸾啸小品》卷三〈曲派〉云:

曲之擅于吴,莫于竞矣!然而盛于今仅五十年耳。自魏良辅立崑之宗,而吴郡与并起者为邓全拙,稍折中于魏而汰之润之,一禀于中和,故在郡为“吴腔”。太仓、上海俱丽于崑,而无锡另为一调。余所知朱子坚、何迈泉、顾小全皆宗于邓,无锡宗魏而艳新声,陈奉萱、潘少泾其晚劲者。邓亲授七人,皆能少变自立。如黄问琴、张怀萱,其次高敬亭、冯三峰,至王渭台皆递为雄,能写曲于剧,惟渭台兼之,且云:“三支共派,不相雌黄,而郡人能融通为一。”尝为评曰:“锡头崑尾吴为腹,缓急抑扬断复续。”言能节而合之,各备所长耳。自黄问琴以下诸人,十年以来新安好事家习之,如吾友汪季玄、吴越石颇知遴选,奏技渐入佳境,非能谐吴音,能致改吴音而已矣。

据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考证,潘氏作《鸾啸小品》时是万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那时继魏良辅“立崑之宗”已五十年,往上推溯,则“水磨腔”之创立当在嘉靖三十七年(一五五八)前后。那时邓全拙和他有所商榷,而五十年间,菁英辈出,昆山、苏州、无锡从魏良辅所发展出来的“三支共派”,彼此亦能“不相雌黄”。

潘之恒在《鸾啸小品》卷二〈叙曲〉亦云:

魏良辅其曲之正宗乎?张五云其大家乎?张小泉、朱美、黄问琴,其羽翼而接武者乎?长洲、昆山、太仓,中原之音也,名曰昆腔;以长洲、太仓皆昆山所分而旁出者也。无锡媚而繁,吴江柔而清,上海劲而疏。三方者犹或鄙之;而毘陵以北达于江,嘉禾以南滨于浙,皆逾淮之橘,入谷之莺矣。远而夷之,无论矣。间有丝竹相和,徒令听荧焉;适足混其真耳,知音无取也。

则魏良辅所以改良昆山腔,以“水磨腔”为昆腔之“正宗”,除了有同辈与他切磋琢磨外,更有为之“羽翼而接武者”,乃能宗派流衍。但即此已知,流衍的结果,必因地域不同而融入该方音该方言之“腔调”而产生各自不同的风格,所以同样是“昆山水磨腔”,但“无锡媚而繁,吴江柔而清,上海劲而疏。”而如果流衍之地域越远,其变化就越大,有如“逾淮之橘”了。

类似的资料,如钱谦益《初学集》卷三十七〈似虞周翁八十序〉云:

翁美须眉,善谈笑,所至倾其座客。昆山有魏生者,着《曲律》二十余则,时称“昆山腔”者,皆祖魏良辅。翁与魏生游旬月,曲尽其妙。每中秋坐生公石,歌伎负墙,人声箫管,喧呶不可辨。翁一发声,林木飘沓,广场寂寂无一人。识者曰:“此必虞山周老”,或曰:“太仓赵五老”。赵五老者,良辅高足弟子也。翁既以医游贤大夫,又时时游少年场……浔水董宗伯尝邀翁过其第,置酒高会。苕上吴允兆闻翁善歌,且不能酒,为令章以难翁。

据《初学集》考查,知周似虞生于明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卒于崇祯四年(一六三一),年辈晚于魏良辅,此文中“翁与魏生游”之“魏生”,犹今所云“魏先生”为尊称之语。可见魏良辅与周似虞皆知医能曲,两人因此交游,周似虞唱曲之功力,必得诸魏良辅不少指点;魏氏另有一位“高足弟子”太仓赵五老。“太仓赵五老”,流沙〈魏良辅的生平及其他〉考为“太仓人,名淮,字长源,号瞻,善医,能诗。”

又常熟人冯舒《容居集》有〈感怀诗一首赠钱大履之〉,诗作于崇祯庚午(三年,一六三○)诗前有序,谓:“今一岁中而弃者且五人”,其一人名安㧑吉,云:

友人安十者,讳㧑吉,无锡名家子。父有金百万。君最幼,仅得百之三。浪游三十年,尽圮其业,流寓余里中。能歌南曲,自云受之昆山魏良辅,分刌节度,累黍不差。常曰:“南曲有宫有调,声亦别焉。能歌者发声即辨,不待终曲也。今之歌者,何足道!”

则无锡人安㧑吉也是魏良辅的嫡传弟子,由其“南曲有宫有调”诸语,可见安氏精于乐理。而南曲经魏良辅改革,已由不寻宫数调到必严守宫调矣。又清张潮辑《虞初新志》卷四载明末清初余怀〈寄畅园闻歌记〉云:

有曰:南曲盖始于昆山魏良辅云。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缕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押调,度为新声。疾徐高下,清唱之数一依本宫;取字齿唇间,跌换巧掇,恒以深邈助其凄唳。吴中老曲师如袁髯、尤驼者,皆瞠乎自以为不及也。……而同时娄东人张小泉、海虞人周梦山竞相附和,惟梁谿人潘荆南独精其技。……全曲必用箫管,而吴人则有张梅谷,善吹洞箫,以箫从曲;毘陵人则有谢林泉,工擫管,以管从曲,皆与良辅游。而梁谿人陈梦萱、顾渭滨、吕起渭辈,并以箫管擅名。

所云“足迹不下楼十年”盖极形容魏氏用力之勤。而由此亦可见曲师如袁髯、尤驼、周梦山、潘荆南、张梅谷、谢林泉等皆与魏良辅相过从,或彼此切磋,或作为羽翼,亦是自然之事。又清叶梦珠《阅世编》卷十〈纪闻〉云:

因考弦索之入江南,由戍卒张野塘始。野塘河北人(按《野获编》卷二十五谓寿州人),以罪谪发苏州太仓卫;素工弦索。既至吴,时为吴人歌北曲,人皆笑之。昆山魏良辅者,善南曲,为吴中国工。一日至太仓闻野塘歌,心异之,留听三日夜,大称善,遂与野塘定交。时良辅五十余,有一女亦善歌,诸贵争求之,良辅不与。至是遂以妻野塘。吴中诸少年闻之,稍稍称弦索矣。野塘既得魏氏,并习南曲,更定弦索音,使与南音相近。并改三弦之式,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明王太仓相公方家居,见而喜之,命家僮习焉。其后有杨六者(即杨仲修)创为新乐器,名提琴。……提琴既出,而三弦之声益柔曼婉扬,为江南名乐矣。……分派有三:曰太仓、苏州、嘉定。……太仓近北,最不入耳;苏州清音可听,然近南曲,稍失本调。惟嘉定得中。

又清陈其年〈赠袁郎〉:

嘉隆之间张野塘,名属中原第一部。是时玉峰魏良辅,红颜娇好持门户。一从张老来娄东,两人相得说歌舞。

由这两条资料可知魏良辅不止与擅歌北曲弦索调的张野塘定交,而且妻之以女使成翁婿之亲;野塘并因此习南曲,更定弦索音,使与南音相近,又改乐器三弦之制而为弦子,杨六(即杨仲修)又据此创为提琴,于是其声益柔曼婉扬;于是北曲弦索调亦可以入昆山水磨腔矣。也就是说,魏良辅又与其婿野塘合作,将北曲弦索调融入了昆山水磨腔之中,北曲因之可用“磨调”歌之。(见魏氏《南词引正》)。而“磨调”在北曲亦有太仓、苏州、嘉定三派之分。

又苏州府长洲人钮少雅《南曲九宫正始‧自序》云:

弱冠时,闻娄东有魏良辅者,厌鄙海盐、四平等腔,而自制新声,腔用水磨,拍捱冷板,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闻之悲泣,雅称当代。余特往之,何期良辅已故矣。计余之生,与彼相去已久。访闻衣拂之授,则有张氏五云先生,字盘铭,万历丁丑进士,北京都水司郎中,加赠奉政大夫。今闲居村下,余即具刺奉谒,幸即下榻数旬,且又情投意惬。不意适有河梁恨促,幸而临别以余同里芍溪吴公相荐。芍溪者,迺先生之得意上首也。余归,即具刺谒之,幸亦无拒,余仍以五云之礼事之,彼亦以五云之道教我。彼此相得,先后三年。何意彩云易散,芍溪蓦逝矣。悲哉!越岁余,不意幸复识小泉任翁,怀仙张老。然此二公亦皆良辅之派也。赖其晨夕研磨,继以岁月,但虽不能入魏君之室,而亦循循乎登魏君之堂。虽然,余本薄劣鄙夫,何承荐绅相爱,时有醉月之邀,不绝登山之约,筐篚载道,奉命奔驰。道遇武陵黄海,荆溪魏圹之招,共延及二十载。至是长卿游倦,马齿加衰,思欲掩息穷庐。何期本里又值郑、郭、徐三宅相爱,又延及九年,此时年将耳顺矣!……历至辛卯清和,始得辞笔,……计前后共历二十四年,易稿九次,方始成之,余其年八十有八矣!

这段钮氏〈自序〉就是上文所云顾笃璜和流沙用以推论魏良辅在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尚存活人间的主要资料。而由此亦可见张五云(新)、吴芍溪、任小泉、张怀仙亦皆魏良辅的嫡传弟子。

总结以上可知魏良辅创发水磨腔时,过云适、袁髯、尤驼三人是他的前辈,他自叹不如过,而袁、尤二人自认不及他。和他同时的吴中善歌者有陶九官、周梦谷、滕全拙、朱南川(见《词谑‧词乐》)、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陆九畴(见《梅花草堂笔谈》卷十二)、朱美、黄问琴(《鸾啸小品‧叙曲》)、周梦山、潘荆南、张梅谷、谢林泉(〈寄畅园闻歌记〉),以及他的女婿张野塘(《阅世编‧纪闻》)、他的弟子安㧑吉(冯舒〈感怀诗一首赠钱大履之〉)、周似虞(《初学集》卷三十七)、张新、吴芍溪、任小泉、张怀仙(《南曲九宫正始‧自序》)等不是和他切磋就是作为他的羽翼,他可以说是一位博取众长而终于成就的一代宗师。

其次说到“水磨腔”与乐器的关系。

徐渭《南词叙录》说到嘉靖间“水磨腔”创发之前的“昆山腔”已经用“笛管笙琶”来按节唱南曲;又上引潘之恒《鸾啸小品‧叙曲》于称许魏良辅等人之后,尚有一段记器乐名家:

秦之箫,许之管,冯之笙,张之三弦(其子以提琴鸣,传于杨氏)。如杨之摘阮,陆之搊筝,刘之琵琶,皆能和曲之征,而令悠长婉转以成顿挫也。

这里说到的乐器有箫、管、笙、三弦(提琴)、阮、筝、琵琶;而由上文所引叶梦珠《阅世编》可知“张之三弦”,当指张野塘。张野塘的三弦对时人影响极大。明末王育《斯友堂日记》云:

吾娄东……有张野塘者,王文肃门下客。善为三弦,其声疏宕而有节。学弦者多从之学,纤微谬误,必诃责诘正而后已。……后土风渐靡,而声音亦遂移,学弦者十室而九,声极哀怨。……予闻之叹曰:“此所谓亡国之音也。”

张野塘的最大贡献,应当是改革了明初“南曲配弦索”的扞格不通,而使北曲崑唱达到圆融的境地,其利器正是“三弦”,“三弦”又改为“弦子”,其子又据以创“提琴”而传诸杨六。

根据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明代南戏五大腔调及其支流》的考述,明代南戏温州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等四种腔调皆只有打击乐锣鼓帮衬,没有管弦乐和曲;而由上文考述可知昆山腔先有笛、管、笙、琶,魏良辅改良创发的水磨腔又加入了三弦、筝、阮,从而成为以笛为主管弦众乐合奏,由此而大大的提升了昆山水磨腔在音乐上的力量,从而极为突出的超越于其他腔调之上。

所以说魏良辅之创发水磨腔是在昆山腔的基础之上,与同道切磋琢磨、广汲博取,并在乐器上有所增益,一方面强化音乐功能,二方面也解决了北曲崑唱的扞格,三方面应和了当时南戏雅化的趋势,从而成就了“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而传衍迄今的中国音乐之瑰宝“水磨腔”。

女婿与传人

在魏良辅的影响下,他的助手和传人也同样对昆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较突出的有张野塘和梁辰鱼:张野塘原为发配太仓的戍卒,精通“北曲”,魏良辅爱其之才,不嫌弃他戍卒之身,将女儿嫁与他;魏良辅开创水磨腔后,当时曲人纷纷“愿出良辅下”,梁辰鱼就是其中最杰出的学生代表,他的《浣纱记》,被认为是昆曲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籍贯与职业

关于魏良辅的出身地与职业,存在两种说法:一说为南昌县陶竹(今莲塘一带),职业为曲师乐工;一说为新建县松湖,嘉靖五年进士,曾任山东左市政使。曲艺学界通常采用前者说法。并有学者认为后者是因同籍同名引起的误解。

纪念邮戳

2004年6月28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期间,江苏太仓双凤少年邮局启用“立昆之宗魏良辅”邮戳,图案配以画家马伯乐绘制的《魏良辅开创水磨腔》。

故事

梁辰鱼三访魏良辅

相传明嘉靖二十二年夏天,魏良辅从太仓来到昆山客居,钻研南戏北曲精髓。陆杨镇横娄村青年梁辰鱼打听到魏良辅住在镇上的红楼客栈,鼓足勇气,在一个雨后的上午来到客栈拜访魏良辅。见一伙计从屋里走出来,梁辰鱼忙上前行礼问道:“这位小哥,请问魏先生可在客栈内?”

小伙计上下打量梁辰鱼,回道:“魏先生今天一早就出去了,你要找他的话就傍晚来吧。”梁辰鱼想,魏先生是大忙人,那就傍晚再来吧。

傍晚,小伙计笑着请他明早再来。

第二天清晨,梁辰鱼如约而来,可小伙计对他说魏先生收拾行囊去太仓南码头了。梁辰鱼撒腿就追。见他跑了,小伙计微微一笑向红楼内院走去。待走入一间屋子时,屋子里三位男子正在谈笑,其中一位中年男子正是魏良辅,另外两位分别是苏州洞箫名手张梅谷、昆山著名笛师谢林泉。

小伙计走到魏良辅的身边,小声道:“老师,您这样子,是不是有些不妥啊?梁公子来了三次,老师都不见,莫非您和他有过节?”

魏良辅接过话头:“你可不能如此猜度,我这是在试他的耐心。”

“您原先认识他吗?”小伙计疑惑地问。

“我虽不认识他,但对他的才情也从谢贤弟处略知一二。不是我有意怠慢他,实是想看看他的为人处事,我们做学问的就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恒心。”

然后魏良辅让小伙计去把梁辰鱼请回来,并收他为徒。日后梁辰鱼很有成就。

刘一燝

概述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县人。晚明政治人物,属东林党,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为内阁首辅,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

生平

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方从哲、韩爌同为顾命大臣。光宗驾崩后,李选侍、李进忠(后改名魏忠贤)等挟持皇太子于乾清宫,企图藏匿皇长子以自重,一燝与英国公张惟贤、周嘉谟、杨涟等当机立断,带领群臣入乾清宫哄骗出皇长子,力主皇长子移驾慈庆宫(乾清不可居,殿下宜暂居慈庆),并逼迫李选侍迁住哕鸾宫,是为移宫案,朱由校于是得以登极继承皇位。

熹宗登基后,方从哲被弹劾,一燝接任首辅,主理朝政。刘一燝为政贤明,能匡君之失,“发内帑,抑近侍,搜遗逸,旧德宿齿布满九列,中外欣欣望治焉”。但当时熹宗年幼,魏忠贤等花言巧语进行蒙蔽,排挤贤臣,窃取大权,一燝憎恨其所作所为,与之进行激烈斗争。天启二年(1622年),魏忠贤利用侯震旸、陈九畴等疏劾一燝“结纳王安”,一燝连上四道奏章辩白,并且请求解职。叶向高说他“有翼卫功,不可去”,熹宗复加慰留,而刘一燝“坚卧不起”。天启二年正月,又上十二道奏章求去,熹宗无奈,于是同意一燝辞官回乡。

崇祯初年,魏忠贤阉党败,复原官。后累加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八年卒,赠少师。南明弘光时,追谥文端。

相关事件

翼卫熹宗
光宗已得疾,一燝偕诸臣召见乾清宫。明日九月朔,帝崩。诸臣入临毕,一燝诘群阉:“皇长子当柩前即位,今不在,何也?”群阉东西走,不对。东宫伴读王安前曰:“为李选侍所匿耳。”一燝大声言:“谁敢匿新天子者?”安曰:“徐之,公等慎勿退。”遂趋入白选侍。选侍颔之,复中悔,挽皇长子裾。安直前拥抱,疾趋出。一燝见之,急趋前呼万岁,捧皇长子左手,英国公张惟贤捧右手,掖升辇。及门,宫中厉声呼:“哥儿却还!”使使追蹑者三辈。一燝傍辇疾行,翼升文华殿,先即东宫位,群臣叩头呼万岁。

与阉党斗争
魏忠贤、客氏渐用事,魏忠贤利用熹宗年幼,花言巧语进行蒙蔽,排挤贤臣,窃取大权,朝政腐败,刘一燝憎恨其所作所为,与之进行激烈斗争。慢慢的,宦官的势力壮大了起来,清廉的正直大臣相继被害,使得刘一燝孤立无援。

尽管这场与阉党斗争,以刘一燝失败而告终,但还是起了抑制阉党的作用。

家庭成员

父亲:刘材。

兄长:刘一焜。

兄长:刘一煜。

著作

有《文端公集》《归田疏草》等。